熱門:

2022年9月16日

安博哲 宏觀遠瞻

美經濟表現強韌 續看好股市

美國繼第一季GDP按季倒退1.4%後,第二季GDP被修正至按季下跌0.6%,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美國連續兩季收縮代表經濟已步入衰退。不過,財長耶倫相信美國經濟只是放緩,強調現時就業市道強勁、家庭財政良好、信貸質素未惡化,以及企業倒閉數字沒有顯著上升,均反映經濟未陷入衰退。最終美國是否步入衰退,有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定奪。

狀況優於過往衰退時期

耶倫的正面言論不無道理。參考最近3次的美國經濟衰退,分別是2000年初科網股爆破和翌年911事件、2008年金融海嘯,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時期,現時的經濟狀況明顯較為理想。

先談就業市場,縱使通脹高企和加息打擊美國經濟及消費,但8月份失業率處於紀錄低位的3.7%。對比2000年初,當時美國失業率由4%左右,逐步上升至2003年的6.3%才見頂回落。至於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時期,美國失業率曾飆至10%和14.7%。當下就業市場顯然優於過去的衰退時期。

有人可能質疑用就業數據作比較不太合適,原因是現時經濟剛轉弱,負面影響仍未在就業市場浮現。採購經理指數(PMI)相對貼近現在的經濟及市場氣氛。無疑加息及高通脹問題打擊經營環境,令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由去年3月最高的64.7回落至8月時的52.8,為2020年中以來最低,不過還處於50盛衰分界線之上。對比911事件、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時期,當時製造業PMI指數分別急跌至39.8、32.4及41.5,現在企業信心明顯較佳。至於非製造業PMI指數的情況也相似,雖然由去年底高位69.1下滑至8月的56.9,惟仍高於過去3次經濟衰退時的水平。

過往的金融危機或大規模經濟衰退,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往往是因為資產價格持續上升,吸引個人或企業過度槓桿,當經濟轉弱或資產價格調整時,個人或企業資不抵債觸發連鎖反應,導致資產價格急速下滑,衝擊實體經濟,因此高槓桿是金融危機其中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個人及企業財政暫穩健

隨着美國政府疫下推出的刺激經濟方案結束,個人儲蓄總額已由2020年最高的超過6萬億美元,回落至現時約9300億美元,為2016年時的水平,然而第二季非商業申請破產個案僅約98500宗,為紀錄低位,遠少於2010年單季的逾40萬宗。第二季個人借貸拖欠還款比率只是由去年紀錄低位的1.45%輕微反彈至1.71%,反映個人儲蓄雖減少,但財政狀況健康。

至於企業方面,美國第二季商業申請破產個案約3300宗,同樣為紀錄低位,低於2009年單季超過16000宗。第二季商業及工業借貸拖欠還款的比率亦只有1.03%,未有任何惡化跡象,遠低於2009年時單季的逾4%。即使以美國小型企業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作參考,其財政指標例如負債比率、淨債務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明顯較過去的金融危機時期理想。

上述數據顯示,美國個人及企業財政狀況在加息與通脹高企的環境下保持健康,即使經濟被確定進入衰退,似乎只會是溫和及短暫,暫時未見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然而,一旦經濟急速倒退,不排除個人及企業財政狀況轉弱的可能性。

日前《財富》雜誌公布2022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雖然上榜的中國企業數目首次稱冠,惟首100間中,美國企業仍佔約三分之一,而且上榜的美國企業平均利潤高達100.5億美元,幾乎接近中國上榜企業的2.5倍,高於其他成熟國家,預示美國企業除了財政狀況健康,盈利及質素具一定保證。

加上美股由年初至今經歷調整後,估值已較之前合理。以標指為例,市盈率由去年最高超過30倍回落至現時的19.5倍,跟10年平均值的20.8倍相若,低於5年平均值的23倍。因此,基於企業財政狀況、質素及估值因素,滙豐維持對美股持偏高比重。

標指調整後估值合理

部分投資者可能擔心美國經濟確定進入衰退,不利美股表現。不過,今次經濟走弱的主因是俄烏衝突推高通脹,引發央行急速加息,導致經濟活動降溫,而非因為過度槓桿或其他系統性風險所觸發。隨着滙豐預期明年通脹會逐步回落,央行的加息周期將進入尾聲,經濟或短時間內止跌回穩。參考過去3次經濟衰退結束後美股6個月及12個月的表現,平均回報分別是9%及14%。長線投資者可考慮把握今次調整,以平均成本法分階段捕捉資產增值的機會。

無可否認,未來投資市場充滿挑戰,投資者面對種種不明朗因素,當中包括加息、通脹、新冠病毒的抗疫限制、俄烏衝突、歐洲能源供應不足等,因此滙豐建議投資者應加強投資組合的韌性,選股時要留意企業的質素、收入及營商防守性。另外,具派息紀錄的股票可定期提供現金回報,在波動市況下有助穩定股價表現。

行業方面,滙豐繼續對能源股持偏高比重,縱使環球經濟放緩令市場原材料需求減少,但俄烏戰事持續,導致市場擔心供應不穩,俄羅斯暫停向歐洲出口天然氣有機會支持資源價格維持高企,將利好上述行業。

此外,美國通訊服務有穩定的現金流,更多線上活動及業務數碼化增加數據使用量,因此滙豐看好美國通訊服務股。惟投資者要留意,一旦投資氣氛逆轉,上述行業有機會跟隨大市出現調整。

資料來源:滙豐、Refinitiv;數據截至2022年9月9日

作者安博哲(Sami Abouzahr)為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投資及財富管理部主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