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2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妖「氣」沖天歐洲驚悚 股滙去從還看鮑公

8月23日,周二。一個月前,老畢以〈7.22歐洲「斷氣日」?能源角度論強美元〉為題談到,悲觀派把7月22日視作「災難日」,指俄羅斯在完成北溪一號輸氣管年度維修後若不恢復對歐洲供應天然氣,德國經濟勢必一夜間崩潰,在最壞情況下,泛歐股票指數隨時閃崩兩成。結果,俄羅斯如期恢復供氣,輸送量雖只及正常水平四成,但悲觀派的預言總算沒有應驗。

不幸的是,噩夢沒完沒了,俄羅斯上周五以維修Portovaya壓縮站渦輪機為由暫停北溪一號天然氣輸送三天(8月31日至9月2日),再度掀起「斷氣」之憂,且屋漏偏逢連夜雨,極度乾旱的氣候導致歐洲經貿命脈萊茵河水位處於歷史低點,正所謂牽一髮動全身,整個歐洲大陸水力發電量劇減之餘,多種天然氣關鍵替代能源的供應亦大受打擊,比方說,河水過熱不能用作冷卻反應堆,迫使法國降低核發電量。

狂態直逼迷因股

另一邊廂,俄羅斯天然氣最大用家德國原以為增加煤發電可解「缺氣」燃眉之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萊茵河水位太低,貨流物流嚴重受阻,運煤船航行自不例外,以煤代氣的如意算盤也就難以打響。環環相扣下,不管俄羅斯又一次以維修為口實暫停供氣是否別有用心,歐洲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早已失控式飆升,其中德國一年電價期貨10天漲72%,7月初以來升129%,與今年低位相比更喪飆514%,狂態直逼「妖氣沖天」的迷因股(meme stocks)。

俄羅斯總統普京怎樣運用資源籌碼跟西方抗衡,主動權在他手上,但北半球熱浪徹底打亂區內國家應對「氣荒」的部署,可見歐洲能源處境遠比想像脆弱,經不起任何意外衝擊。龍頭德國不僅依賴來自北極熊的天然氣,重工業及化工業更是該國經濟支柱,業界警告,乾旱及低水位威脅產業供應安全,德國的化工廠和鋼鐵廠遲早被迫關閉。

能源成本上升若演變成永久問題,德國恐怕有必要加強投資對能源敏感度較低的產業,以減輕對重工業和出口的依賴。問題是,這種涉及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意味德國以至整個歐羅區可能面對競爭力及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的困局。

大不列顛情況只有更糟,英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雖不如歐陸國家,惟該國大部分家庭皆以天然氣供暖,多達四成電力由天然氣產生,比例較歐陸諸國還要高,能源支出更易受到氣價影響。有顧問公司計過數,在英國監管機構Ofgem調整能源價格上限的計算方法後,從明年4月起,一般家庭的能源賬單將從目前每年1971英鎊暴增兩倍至5816英鎊。

英國通脹18%?

英倫銀行月初加息半厘後事先張揚,國民要對通脹年底升至13%做好心理準備,且經濟未收縮已打定輸數,預測英國自今年第四季起陷入衰退,歷時長達15個月。閣下若認為央行已夠沮喪,那是因為未看過券商的估算。花旗預測,英國通脹很快便會突破18%,迫使英倫銀行把基準利率推上6至7厘水平;以目前1.75厘計算,若給花旗不幸言中,英國經濟想唔殘都難。

美元重拾強勢後節節上揚,除了美國經濟相對歐日英等國明顯較強、息差擴闊等因素外,美國能源自主性非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可比,也是重要原因。從能源角度出發,歐美同屬制裁俄羅斯陣營,但每當歐洲能源危機惡化,美國的優勢就會格外明顯,這不僅體現於兩個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差異,在滙市也會得到反映。同樣面對高通脹,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的處境明顯較聯儲局複雜、矛盾。

強美元抑風險胃納

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尚未揭幕,美股已先跌為敬。然而,從阻止金融狀況寬鬆為聯儲局抗通脹添煩添亂的角度看,強美元已產生了抑制風險胃納的作用,美滙指數近日逼近110這些大位,倘若鮑威爾周五的演說未如一些人估計般「鷹」,美滙、債息及恐慌指數VIX便有可能一起回調,為美股出現一次relief rally創造條件。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