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7日

徐意 A股博弈

中國船舶增長可期 券商薦買

過去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令內地出口業成為受惠者,在航運需求緊張下,造船業訂單大幅飆升。作為全球造船業龍頭的中國船舶(600150.SH),去年訂單大增,相關得益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反映出來。市場對該公司未來3年的盈利增長寄予厚望,目前價位值得吸納。該股昨收報22.85元(人民幣.下同),跌3.1%。

合併後成全球行業龍頭

2019年,中國船舶南北兩大集團合併,新成立的中國船舶集團成為全球造船行業龍頭,並整合了中船集團旗下完整的船舶行業產業鏈。目前,該公司旗下的外高橋造船、中船澄西、滬東重機3家子公司,業務涵蓋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業務、機電設備等,在規模、品牌、技術結構、轉型發展等方面具有優勢。

全球造船業經過此前多年的低迷期後,2020年以來,疫情令全球運力持續緊缺,海運市場因各國刺激經濟而快速復甦,海運價格尤其是貨櫃船運價暴漲,貨船訂單在2021年率先迎來爆發式增長,造船業出現久違的景氣周期。

2021年,船舶行業全年新接訂單量達1.2億載重噸,按年大漲77%,創2013年以來新高。行業正持續復甦,20年造船大周期已重新啟動。中國船企在18個主要船型中,其中10個取得市場份額第一的水平,於貨櫃船、散貨船、化學品船、多用途船、海工船、汽車運輸船等船型的市場份額更同樣超過50%。

去年全年,中國船舶共承接民品船舶訂單132艘、載重噸1211.17萬,其承接造船訂單總量約佔2021年全球總量的9.72%,深度受惠行業復甦。另外,內地今年國防支出預算提升至1.45萬億元,按年增長7%,軍船建造需求空間廣闊。該公司旗下江南造船、廣船國際、黃埔文沖等軍船建造龍頭,將持續受益於內地提升軍船製造需求。

根據2021年年報,中國船舶實現營業收入597.40億元,按年多8.14%;實現歸母淨利潤2.14億元,挫30.08%。今年首季,實現營業收入131.10億元,按年上揚30.39%;實現歸母淨利潤5196萬元,大減43.47%。

未來3年純利勢翻倍

中國船舶承接新船訂單大增,加上原材料價格上升,令短期盈利受壓。不過,隨着產品陸續交付,該公司盈利水平有望迅速反彈。近期多家券商發表的報告普遍預期,中國船舶未來3年的純利可以持續倍增,值得留意。

山西證券近日發表的報告便預計,2022年至2024年,中國船舶收入分別為653.1億、860.72億及1089.71億元,按年增長9.3%、31.8%及26.6%;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92億、25.96億及59.81億元,飆升364%、162%及130%,對應每股盈利為0.22元、0.58元及1.34元,市盈率為88倍、34倍及15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A」評級。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