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日
科技及網絡平台類企業的日子愈來愈不好過,企業盈利高增長的日子不復見,股東紛紛減持。騰訊(00700)南非大股東Naspers近日宣布要出售持有的股份,而上市只有半年的人工智能企業商湯(00020),禁售期結束後隨即捱沽,周四(30日)股價暴瀉近半。科網股是否仍可吸納,值得探討。
內地監管嚴 外闖非易事
面對內地市場的監管收緊,以及國外市場如美國的打壓,在環球「收水」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曾經備受追捧的科技及網絡平台類企業,如今卻備受唾棄。騰訊一周股價大跌7.76%,商湯則狂插45%。
事實上,成立於1998年的騰訊,經過24年發展,已成為內地行業巨頭,騰訊的QQ或微信幾乎是內地所有智能手機標準配備。
騰訊過往盈利增長其實主要靠遊戲業務,但在內地加強監管的情況下,遊戲行業的限制趨嚴,增長亦開始受限。
近幾年,騰訊不斷增加對同業的投資,包括京東(09618)、美團(03690)、快手(01024)等企業。不過,此類投資令該公司在業內形成一種另類壟斷,引起監管部門關注。當局着力制定反壟斷法,騰訊日後要在內地再進行此類投資,仍面對不少掣肘。
然而,走出去發展亦非易事,尤其美國近年加大對中國企業的打壓,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便曾計劃對微信推出禁令。幸好特朗普卸任後事件不了了之,不過由美國帶動的自我保護主義抬頭,涉及資訊安全的通訊類產品難以打入西方市場,目前微信於海外仍是華人使用為主。
在海內外業務發展均遇阻的情況下,騰訊今年第一季純利大跌51%。該公司南非大股東近日突然宣布要出售持有的騰訊股份,似乎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至於商湯方面,作為上市只有半年的新創企業,迄今還未錄得盈利。商湯掛牌前被美國列入投資黑名單,令該公司少了一批重要的美國投資者,對股價帶來不利影響。
人工智能前景續看俏
作為人工智能企業,商湯沒有如騰訊般在內地市場受到打壓。以香港為基地的企業,商湯亦得到諸多政策扶助,發展前景仍然樂觀。就算去不了西方市場,內地及新興市場的空間已足夠商湯發揮所長。該公司近日亦宣布與沙地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圍繞智慧城市軟件平台開展試點項目。
相比起發展進入樽頸期的騰訊,業務才剛剛起步的商湯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人工智能依然是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包括市場熱議的元宇宙、機械人等等,均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配合。
商湯因為股份解禁而捱沽,並非公司業務發展出現問題,相信此輪回調雖急,但有望迅速站穩,前景仍值得憧憬。騰訊方面的問題則較複雜,除了大股東減持,本身的增長動力確實慢了下來。騰訊股價很可能仍未跌完,投資者不宜太早撈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勿讓金融中心變港糖衣毒藥 |
上一篇: | 全力遏通脹預期 猛加息嚇窒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