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13日

恒昇 金融峰景

資金流走成真 港股弱勢確認

美國最新通脹數據高過預期,仍處於近40年高位,市場憂慮聯儲局會更進取加息,華爾街股市持續下跌。港股昨天低開267點,早段窄幅上落,美國將大幅加息兼縮減資產負債表,全球資金勢必流向美元,金管局逾3年以來首度承接港元沽盤,市場資金流出本港成真,午後股市跌幅擴大,最多下瀉481點,低見19342點,確認跌穿之前橫行區,似乎弱勢已逐漸形成。恒指貼近最低位收市,報19380點,急挫444點,跌幅2.24%。國企指數報6597點,下滑174點或2.58%。幸好,大市沽壓不算太大,全日成交額僅1156億元。

美國通脹放緩,4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升幅由3月的1.2%,放緩至0.3%,升幅是去年8月以來最小,但大過市場預期的0.2%;按年漲幅則由3月8.5%的逾40年來最急,減速至8.3%,為去年8月以來首次放慢,惟升幅大過市場預期的8.1%,且接近40年高位。至於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月升幅擴大至0.6%,並超出市場預期,升0.6%;按年漲幅則放緩到6.2%,可是仍高過市場預期的6%。這些數據表明高通脹依然持續,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指4月通脹率按年回落令人振奮,不過通脹仍高得難以接受,遏通脹是首要的經濟任務。

4月CPI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可能見頂,但多個類別物價繼續上升,再加上工資持續增長,反映美國通脹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高位,增強聯儲局大幅加息以抗擊通脹的壓力,市場憂慮聯儲局可能需要更進取加息。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總裁博斯蒂克表示,若果通脹持續高企,將會支持在加息上採取更多行動。聯儲局前官員、紐約聯儲銀行前總裁杜德利認為,應該加息至5厘或以上,才能夠遏抑通脹。拜登直言,聯儲局有抗擊通脹的主要責任,惟強調不會干預聯儲局獨立性。拜登同意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所說,美國強勁經濟的首要威脅是通脹,有信心聯儲局會時刻記住這點,盡其所能控制通脹。聯儲局上周加息0.5厘,是22年來最大加幅。

科企領跌 京東瀉8%最傷

港滙持續走弱並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3年來首度入市接港元,昨日凌晨在紐約交易時段承接15.86億港元沽盤,向市場沽出2.02億美元,下午本港收市後再買入40.82億港元,相當於釋出5.2億美元,以捍衞聯繫滙率,今天銀行體系結餘將降至3319.23億港元。港元對上一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為2019年3月29日,金管局當日沽出美元買入超過49億港元,當時也是受美國加息影響。不過,今次美國以更快步伐加息,預料隨着港美息差擴闊,資金流走壓力將加大,金管局或會持續入市,投資者要留意對股市的影響。

恒生科技指數跑輸大市,重挫154點或3.84%,再跌穿4000點關口,收報3864點。大型科技股領軍下挫,京東集團(09618)急插近7.8%,收報192元,是最大跌幅藍籌【圖1】,因有消息指京東科技因內地監管審查受阻,可能推遲在本港IPO計劃;阿里巴巴(09988)大瀉6.6%,收市險守80元水平,為第四大降幅藍籌股;騰訊(00700)下跌1.8%,報344.2元;美團(03690)即市一度倒升,收市挫2.7%,報157元。

手機設備股亦急跌,舜宇光學(02382)重創6.7%,報95.3元,為第三大跌幅藍籌【圖2】;第五大跌幅的小米(01810),據報印度要求法院重新凍結其印度銀行賬戶內7.25億美元資金,單日急挫5.8%,至10.36元;瑞聲科技(02018)首季純利倒退61%,收報16.08元,下跌3.8%。另外,華虹半導體(01347)公布首季業績,純利按年飆2.1倍,按季則跌23%,全日股價仍下挫3.9%,收報24.6元。

汽車產銷減 「蔚小理」捱沽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內地4月汽車產銷明顯下降,根據中汽協資料顯示,當月產銷量在120萬輛左右,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月度新低,乘用車和商用車產銷按月和按年均呈現大跌,但新能源汽車依然高於去年同期水平,總體表現較好。電動車股卻走軟,蔚來(09866)下瀉近一成,至100.9元;小鵬汽車(09868)大幅回調9.2%,收報78.6元;理想汽車(02015)低收7.2%,造80.95元;比亞迪(01211)回落3.2%,至225.8元。

跌市之中,個別股份異動,股價表現搶眼。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華潤集團正與四環醫藥(00460)董事長車馮升就聯合將四環醫藥私有化展開初步談判,交易對四環醫藥的估值接近30億美元(折合約234億港元),每股私有化作價2.5元,最終目標是讓四環醫藥在內地上市,以利用內地股市估值較高之優勢。受可能私有化消息刺激,四環醫藥下午異軍突起,一度勁飆逾兩成四,高見1.44元,尾市升勢回順,僅漲3.4%,收報1.2元,成交急增至近9.8億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