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
內地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令全國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料拖慢第二季經濟增長,亦不利資金流向,短期只能透過扶持部分產業,推出針對性財政貨幣政策穩定經濟。雖然此舉可為中港股市低位反彈注入一定動力,卻未具見底作中線收集的基礎,加上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才剛開始加息抗通脹,投資市場正承受由「量寬」步入「量縮」的陣痛,同時憂慮出現滯脹,經濟陷入衰退。因此,目前並非加倉中港以至全球股票的時候,在維持三成入市保守策略下,亦隨着加息趨勢作相應投資配置,資金換馬至較保守的高息股及受惠政策的產業股,以期能跑贏大市。
港股難轉勢 反彈勿高追
踏入「五窮月」,港股表現一如預期好淡通殺,4月底恒指一度反彈1000多點,由低位回升4月份累積跌幅約一半,但過去4個交易日已從高位回落1300多點;至於上日呈現的下跌裂口會否回補,或是先回試早前在19600點的支持才反彈,從技術走勢分析,首先是恒指受制於各主要移動平均線之下,一旦早前在19600點附近的高低腳失守,重試18230點低位機會增加,惟18230至19600點有不俗支持,後市偏軟之餘,仍有一定反彈力,構成另一輪好淡通殺的起伏期,短期在19600至21250點間炒上落機會較大。
強弱勢指數近兩個多月處於25/52水平的偏淡橫行區,暫難向上突破;期間下跌交投增,21250點附近高位交投不足,代表不宜高追,因難有上升能力。整個5月份港股維持有反彈難轉勢,謹記多次回升均涉及挾淡倉形成的反彈浪居多,反之下跌則是持續反覆回落,代表期內走勢偏弱,任何反彈都勿高追,只宜於累積一定跌幅後才好收集,但個股值博率普遍不高,入市資金維持在三成或以下水平為宜。
科指表現遜預期,美國加息不利納指的增長股,不過內地科技股受惠人行適度放水,中央亦正加速推出支持平台經濟措施,維穩決心明顯,只是中概股能否盡快解決美國退市問題,仍有待觀察。近日首批美國官員就審查中概股會計底稿事宜訪華,估計中方傾向適度讓步,避免180隻中概股全部在未來3年被迫退市,惟目前外資對在華投資缺乏信心,保守估計海外基金目前較高位大幅減少三分二,這是筆者與相熟的基金經理私下言談間得知的消息,目前未有重新增持的資訊,估計最快亦要在今年第四季才有新動作。一眾新經濟股急跌後,帶來短線炒作機會,可以部分有配股獲認購及盈利較有保證的科技股為吸納對象,科指在3600至4000點水平具一定收集價值。
疫情礙買賣 內房續觀望
由於不明朗因素待消,股票非資金入市首選,不妨尋找中短線有勢的投資意念,始終有智慧不如趁勢。早前已指出今年以至明年美息處於上升周期,特別是聯儲局今年餘下5次議息會議,料每次加息0.25厘至0.5厘,特別是目前俄烏局勢令油價及天然氣價格飆升,農產品及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內地疫情又影響供應鏈,導致美國加息抗通脹奏效需時,一批受惠美息上升的ETF有較高值博率,其他受惠息口上揚的衍生工具亦可收集。
值得留意的是,內房股估值未能獲提升,雖然中央致力支持行業,然而4月份內房企業銷售大幅下降五成以上者不少,反映疫情影響樓宇買賣,估計5、6月份亦難有好轉,選擇內房股質素可比較其違約率,部分債務能延後,除了恒大(03333)外,市場關注花樣年(01777)、奧園(03883)、禹洲(01628)及世茂(00813),其中有涉及更換核數師的合生(00754)、奧園、世茂、融信(03301)、寶龍(01238)及禹洲,均為公司帶來不確定性,其他未能公布去年業績者正在停牌,未來將汰弱留強,市場期待這批內房能在年底置業信心恢復前復甦過來,目前只能觀望。
供應鏈緊張 睇好航運板槐
對重視高股息的投資者,可把部分資金配置在「每周一擊」有5星評級的香港電訊(06823),因其業務收益穩定;建滔積層板(01888)在其產品需求穩定下,股息率逾一成;另中移動(00941)及滙控(00005)亦受惠加息及收益穩定,一般投資者可逢低吸納,特別是滙控第一大股東平保支持滙控分拆海外及亞洲業務,期待可釋放其潛在價值,並降低政治風險,上述涉及電訊、工業及金融股均是高息但風險相對較低的股份。
另一個年內看好的航運板塊,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持續處於上升勢頭,因內地以至全球供應鏈持續緊張,外有俄烏局勢令石油、天然氣及農產品供應受影響,內有疫情防控未休,乾散貨及運油業務年內緊張難消,短期內地防疫措施拖累板塊回調,為中線投資者帶來收集機會,太平洋航運(02343)、中遠海能(01138)及中遠海控(01919)均具吸納價值。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電訊具吸金力可收集 |
上一篇: | 跌市揀防守股 首選中銀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