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在氫能的領域裏,目前最多風險投資基金關注的一環,相信是中下游用氫的部分,尤其是近年被不少創投基金(VC)入股的各個氫能企業,其實就是氫能燃料電池的初創企業,當中包括以氫能燃料電池為核心的各種長距離交通工具或者儲能應用等。事實上,在這類型新興能源產業,不少VC都是跟着國家政策走,而國家政策影響最大的是行業補貼,就像早年的風電太陽能電動車等,政府補貼是影響行業生死的關鍵一環,故此由於在氫能下游應用端包括氫能燃料電池,正正就是目前政府補貼最實在又明確的部分,VC先行大規模進入有關行業,也無可厚非。
補貼政策對行業影響大
同時VC及私募基金(PE)都不像之前投資風格一樣的初創輕易大量燒錢,若希望能快速有錢回籠,都看業務模型能否盡快變得實在,於是氫能下游的一種企業,由於商業化和商場規模程度遠比上中游製氫及運氫等環節為高,故此不少近期的氫能大deal都是在下游出現。例如在今年初由於有一宗大額投資而躍身成為氫能獨角獸公司的國鴻氫能,就在3月的一輪20億元人民幣新融資讓估值跳到70億元人民幣,不少知名VC、產業及地方引導基金參與其中。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產業化的國鴻氫能,則是中國重點氫能基地之一──佛山的代表氫能企業,過去幾年一直保持着燃料電池電堆出貨量排名第一的地位。
當然除了國鴻外,其他知名VC例如IDC、紅杉中國等,也分別投入了不少有關燃料電池企業,當中包括重塑股份,以及一些已經上A股的企業,例如雄韜股份(002733.SZ)及億華通(688339.SH),而這3家加上國鴻,其實就是目前氫能早期發展階段下氫燃料電池銷售額大幅領先的銷售企業,不少重卡及儲電需求方都從它們買入燃料電池發展各種氫能應用。當然這些公司也嘗試再往下游進發,例如國鴻就拿着自己的燃料電池來與其他重卡企業合作作出自己的氫能重卡等。
雖然大家都想做下一個氫能版本的寧德時代(300750.SZ),不過目前氫能燃料電池開發商面對的困難不比當年發展電池低。從補貼來看,氫能源的應用補貼政策並沒有像之前支持電動車一樣的補貼力量,或多或少政府都想先看看市場能否自己自行發展,加上同質化愈見嚴重,以上談到幾家燃料電池企業從技術上看也沒有特別突出的一家;同時由於地域性差異,各有各地盤,各具優勢,再加上行業規模目前並不大,暫時誰能成為下一個氫能版寧德時代的確比較難估。
不過隨着政策進一步到位進行行業補貼,以及技術出現變化,相信在未來幾年一些企業有望跑出,成為觸目的氫能獨角獸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行情絕處逢生 優質股趁平撈 |
上一篇: | 伍德一將功成萬股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