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周二(8日)把5家中國企業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的暫定清單,包括百濟神州(06160)、再鼎醫藥(09688)、和黃醫藥(00013)、百勝中國(09987)及盛美半導體(A股為盛美上海),引發全數中概股股價急跌。SEC要求上述5間公司在3月29日前向其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否則將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該5家公司因為較早前已公布了被率先納入清單,基本上全數中概股都會在稍後時間逐一被加入,面臨同樣問題。
證券監管變政治化
是次事件背景源於2020年,美國國會表決通過HFCAA,其主要內容是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訊息披露要求。SEC去年底通過修正案,若被列入名單的公司連續3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要求,其證券禁止在美交易;當中規定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均必須向SEC提交公司所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掌控的證明。不過,中國法規明確,審計底稿等檔案應存放在境內,且不得違反相關規定擅自使用任何手段傳遞予境外機構或個人,理由是涉及國家機密、訊息安全和國家主權。同時,中方也強烈反制HFCAA文件中明確指出上市公司需要證明自身不被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須披露董事會成員裏的黨員姓名、黨章是否寫入公司章程,明顯地把證券監管政治化。
鑑於現時錯綜複雜的宏觀局勢,中美之間的角力或許只會短暫緩和,長期必定處於激烈鬥爭,雙方監管機構要就以上條件達成和解難度極高。部分中概股公司可能看通這問題,因此紛紛提出在香港二次上市或雙重上市,以規避退市風險。
然而,更嚴峻的是,去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如果正式實施,3年退市期限則縮減至2年,同時法案涵蓋時間是從2021年起計,故最快2023年有公司便要面臨退市要求。
留意兩地上市規例
倘投資者手上還持有中概股,最佳做法是僅持有已在香港二次上市或雙重上市的股份,因為投資者可向券商要求把ADR換成港股。不然,當遇到退市問題時,你手上的中概股只能在退市後轉到場外交易市場(OTC)繼續交易,但是流通量和價錢必然較正常市場差得多。
執筆之時,中美雙方提及正在就上述問題密切交流,態度趨向正面,惟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最終結果如何。較穩妥的做法還是優先選擇已在香港上市或已有明確計劃來港掛牌的公司,同時要留意兩地上市的規例和要求。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百濟神州,並隨時買入或賣出。
作者為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硝煙續瀰漫 市場波動難免 |
上一篇: | 私募投資愛上「吃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