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
從港股的反彈及美股議息後的反應看來,港股已找到底部,主要解讀是中國政策風向改變以及聯儲局持續加息再無懸念。
如果在平常日子,聯儲局開到口今年要加7次息,即使市場已有一定預期,美股多少都會受到壓力,但剛巧遇上中資股物極必反的一刻,在另一大國短線良好的尋險氣氛下,美股照舊行返buy the bad news劇本;即是話,加息7次,唔驚。
聯儲局料經濟維持強勁
無可否認,傳統上加息是確認經濟強勢的指標之一,而加息期股市表現不見得曳;加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重申經濟不會出現衰退,難免令人興奮。
畢竟,滯脹是市場目前最核心的關鍵詞,當局料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達2.8%,仍非常強勁,而失業率降至3.5%,換言之,不會滯。
當然,信不信由你。曾幾何時,鮑威爾也一口咬定通脹是過渡性,雖然俄烏戰事始料未及,但以結果論英雄的話,他去年已欺騙了投資者的感情,Fool me once shame on鮑,Fool me twice無眼睇。
筆者在今年首篇文章中提到,一旦孳息曲線響起警號,一兩年後的市況應該都「出得嚟行預咗要還」,現時孳息曲線倒掛已成為另一潮語,但一兩年太久只爭朝夕,因此,會不會被鮑威爾Fool多次,可算是後市關鍵。
從眼前北美經濟表現看,談衰退是言之尚早,不過下半年經濟或見弱勢,屆時只是軟着陸還是真衰退,便是現在以及下季買不買貨的考慮重點;信不信鮑威爾,老實說十五十六。
深圳清零地區恢復運作
無可否認,都講到一年加息7次,部分離岸中國股票更以一兩折清貨,而俄烏激戰「唔發生都發生咗」,和談的希望仍然存在,在邊際上似乎不容易湧現更壞的消息,若是如此,難道在不久將來只會有好消息?
上述分析不無道理,但中短期各有要點宜留意;首先,是上周提到內地與病毒較勁的風險,深圳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新宣布,為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鹽田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巴士、地鐵恢復運行。
中央政府現在的宗旨是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最小的代價」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用語、原則讓人稍作寬心,且看後事如何。
中期而言,則是前文講到真衰退而不是軟着陸的風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估計,烏克蘭危機或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減少逾1個百分點,通脹率提高2.5個百分點,滯脹硬着陸的機會不可不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私募投資愛上「吃中菜」 |
上一篇: | 加息圖阻滯脹 兩板塊博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