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
1月5日,周三。比特幣(Bitcoin)失守五萬美元後反反覆覆,陷入好淡爭持格局,執筆時造46762美元。華爾街大行高盛出報告卜前程,預計加密幣認受性持續上升,Bitcoin與黃金搶奪市場佔有率,此消則彼長,有「數碼黃金」之稱的比特幣突破10萬美元指日可待。
高盛是否過於進取?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知道背後的假設和達標時間框架。在老畢看來,其他因素若不變,高盛的推算非但不算進取,還有點保守。當然,all else being equal,講咗等如冇講,但大話怕計數,有假設才有討論基礎,沒必要諸事否定質疑先行。
要賭便得開盤口
高盛內部有所謂「價值存儲市場」的說法,由黃金和比特幣兩種資產組成。該行估計,經浮動調整後,Bitcoin目前市值略低於7000億美元,而可供投資的黃金估值則為2.6萬億美元。換句話說,「價值存儲市場」總規模約3.3萬億美元。兩種資產各就各位,比特幣與黃金佔有率現呈二八之比。
在這個基礎上,高盛假設未來五年Bitcoin於「價值存儲市場」佔有率增至50%,屆時將與黃金看齊。按此推算,比特幣佔有率五年內將上升一倍半,以現價四萬六七千美元計算,10萬美元達標有餘。
黃金與比特幣雖然都是供應有限的資產,惟假定乙之得純粹建基於甲之失,其他足以影響價格的因素概不考慮,這樣做既像在「真空」狀態下操作,且贏家輸家一開始便有定論,數當然易計,實際上會否如此簡單,不好說也。老畢認為,拆掉「價值存儲」這副枷鎖,直接打賭Bitcoin價格,高盛的估算反而更具討論空間。10萬美元只是一個數字,要賭便得開出「盤口」,得失取決於比特幣能否在五年內實現目標。
匿名分析師Plan B之所以「衰咗」,全因此君在去年10月實牙實齒,Bitcoin年底若不見10萬美元,他會感到很詫異。如今結果已寫在牆上,縱有C、D、E計劃備用,對解畫恐怕亦於事無補。
勝利沖昏頭腦
Plan B的預測以兩個月為期,失準一半是捉錯timing,一半與過於進取、勝利沖昏了頭腦有關。反觀高盛,比特幣與黃金的市場佔有率假設是否成立並非重點,關鍵是時間框架設定在五年內,期間Bitcoin價格漲一倍半,複合年均回報率就是十七八個巴仙左右,放諸任何資產市場都稱得上甚為可觀,但今時跟往日真的有點不一樣,以標普500指數為準,美股於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也錄得18%升幅,而2019及2021年更分別漲近三成。往績當然不能反映未來,惟加密幣跟傳統資產大異,高盛對Bitcoin價格的估算怎看也稱不上過度進取,這又帶出另一個更有趣的問題。
比特幣投資者該不會滿足於年賺十七八個巴仙,像MicroStrategy舵手塞勒(Michael Saylor)這些把整副身家押在Bitcoin的大豪客,顯然是要複製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的經驗,終極目標是跟「牙擦蘇」馬斯克(Elon Musk)比身家。簡而言之,比特幣投資者不論大小,期望的是未來五年回報拍得住過去五年。
老畢絕對贊成在資產組合內引進一定比重的加密幣,但不得不對寄望歷史重演的投資者潑潑冷水。翻查比特幣價格紀錄,2017年元旦日差個零頭到1000美元,最新價約4.7萬美元;也就是說,過去五年累漲約46倍。
大話怕計數
五年後又五年,Bitcoin回報倘如出一轍,以高盛經浮動調整的7000億美元現估值為計算基礎,比特幣市值豈非膨脹至32萬億美元?美股今天總市值不過40萬億美元多一點,歷史當真重演,五年後Bitcoin何止與黃金看齊,力足挑戰華爾街了。Plan B前車可鑑,世事無絕對,在下當然不敢把話說得太死,可是機率高低還是有數得計的。
回報難估,風險卻易測。2017年至今,比特幣自頂至底回落三成或更多,粗略計算不下七次,跌幅介乎30%至84%,而美股只在2020年初疫潮剛爆發時瀉過三成半,即30%回撤只發生過一次(聯儲局、政府的救市行動屬另一話題)。
投資加密幣與傳統資產完全兩個概念,睇人賭身家好似很易,惟高回報是用年年坐過山車換來的,邊得嚟咁多趙長鵬。對一般人來說,正確配置比重才有可能繼續在加密幣市場玩落去。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入市規限優化強勢股策略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