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踏入年結前倒數日子,人民銀行降準將釋放1.2萬億元人民幣資金,連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維穩訊息,年內強勢推動產業改革帶來的政策風險,因對經濟民生造成衝擊,似有序地分段實施更合宜,預料可推動一眾受政策打擊的低殘板塊年結前出現反彈浪。不過,大市無復去年勇,特別是中美以至全球地緣政局升溫,各國央行將退市抗通脹,令明年上半年股市有較大起伏,短期恒指受制50天線(24860點)。周內要留意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會否有新的退市方案,以及最新經濟數據的變化。
2021年港股由政策主導,包括國內對科網平台及教育環保產業的改革與扶持,以及重塑本港地產金融業和澳門博彩業;來自海外主要是中美全方位博弈,無論是中概股面臨退市,以至美國把不少中資企業列入黑名單,新疆棉事件的爭拗及晶片分配、中國澳洲關係交惡影響煤等商品交易,導致年內煤荒引來電荒等等,另與歐洲政經貿易關係變化,均拖累港股出現頗具殺傷力的波動。不過,今年年尾以至明年初,卻有一些新啟示值得思考。
明年政策內弛外張
近期內地對產業改革有所收斂,針對樓市泡沫化續提「房住不炒」方針,年內透過限購限價及收緊按揭,並且研究推出房產稅及收緊中介行業等整頓樓市,結果引發恒大(03333)及佳兆業(01638)等資金鏈斷裂,爆出債務危機,同時產生骨牌效應,多間內房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由於明年內房企業有龐大外債融資到期,不但存在金融風險,還令樓市這長期地方稅收來源及經濟原動力失速,衝擊其他關鍵產業,以至民間財富縮減。所以近期官方在確保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下出手,由適度放寬按揭及確保有序償還債務,要穩定市場,恢復置業者及發展商再融資的信心,將是未來一年的重中之重。上周人行便宣布月中起適度降準釋放流動性,同時定向減息撐中小企。
事實上,大力整頓科網平台後,不少行業陋習正在有序修正,目前須等待市場營運者的配合,強監管的衝擊力已有所紓緩。此外,對電企和煤炭行業的扶持,以及教育醫療方面的政策修訂,反映目前內地經濟正承受一定的下行壓力,有必要放慢改革執行步伐。早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及預期經濟轉弱的三重壓力,為明年經濟工作目標,訂下穩字當頭下「穩中求進」,政策適當靠前。面對外圍政經及疫情多變,內部經濟產業求穩似是大勢所趨。
中美博弈揮之不去
雖然早前中美元首舉行視像會議,但美方摸底後依然動作多多,由近期擴大企業黑名單、舉行全球民主大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到降關稅無寸進、中概股問題未解決等,最新有商湯(00020)上市前遭美國列入黑名單,被迫押後掛牌。
看來明年美國國會大選前白宮維持抗華目標不變,政策風險較低的板塊預料較具吸金能耐,由環保新能源及內需主導;反之,科網及中概股存在較大變數,預料持續跑輸大市。美國明年步入退市加息抗通脹日子,產業輪動將更頻繁。中外博弈揮之不去,政策風險難改善。
上述政策風險下,展望今年受挫的內房物管板塊,將會汰弱留強;強勢股可收集,受惠人行降準維穩。中概股經歷早前恐慌性拋售後,明年還看滴滴出行如何有序退市,其他股份在未來兩三年會否除牌還看企業實力,對尋寶者有危亦有機。
至於科網平台股,早前已指出反壟斷將令行業龍頭優勢減退,令二三線同業競爭力更公平地提升,對消費者有多保障及成本下降,為朝向共同富裕踏出一小步。雖然平台股盈利增長勢放緩,但期待明年政策衝擊明顯減退,港股將成為一個低增長但穩定性較高的市場,而外圍變數對資金流及投資信心的影響應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吧!
面對內地政策變化,外圍資金大舉回流中港股市尚非其時,明年策略部署以「穩」字當頭,持盈保泰在上半年較合適,部分估值低及增長平穩的產業可作為收集對象。內地降準及全球加息期內,對內銀內險股有利,不少本地公用股包括房託及收息穩定的債券投資亦可吸納,穩健投資者也可吸納相關ETF。
強勢概念板塊續強
內地最新政策指引,着重基建投資,除了農業化工外,早前受樓市拖累的水泥及基建板塊,亦在樓市轉穩及政策回暖下有反彈空間,中聯重科(01157)、中國建材(03323)、中鐵(00390)、中鐵建(01186)及東方電氣(01072)可留意;汽車、新能源、氫氣、元宇宙等較強勢概念板塊,在明年上半年依然是收集對象。
年結前不少二三線及落後板塊成短期尋寶對象,除上述一批受惠維穩的板塊外,早前指出第四季成功配股或發可換股債的股份紛紛有表現,一方面公司成功融資,財務狀況改善,包括融創中國(01918)等內房股,以及發展氫氣業務的中集安瑞科(03899)等;早前炒通關及全球消費復甦的相關股份,亦可成找聖誕新年禮物股對象。
不過,緊記部分產業結構受破壞的板塊,如濠賭及教育股等,宜逢高減持止蝕為佳。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鐵估值便宜合中線 |
上一篇: | 科技股加碼淡倉 濠賭主力Put銀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