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9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大戶散兵對着幹 兩點觀察尋訊號

12月8日,周三。這段日子寫美股評論,很易患上思覺失調,皆因在病毒變種、通脹、聯儲局收水數大主題下發生的一切,到底哪些是噪音,哪些可視作訊號,壓根兒沒有法則可依,悲觀還是樂觀言論佔上風,往往視乎股市單日朝哪個方向走。

感恩節前後,Omicron來勢洶洶的消息傳遍地球,隨即觸發華爾街「黑色星期五」,幾天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出席國會聽證會,非但沒有按慣例安撫人心,反而明確收回通脹「暫時性」的說法,並暗示局方可能提前完成收水,鴿轉鷹姿態鮮明。

病毒加上緊縮,推動避險情緒迅速升溫,且引發標普500指數年內第二度錄得5%回調。過程中,不難發現管理期貨策略(CTA)加速去槓桿、專業投資者買Put對沖等活動此起彼落,反映這些被視為「醒目錢」的市場參與者態度審慎,採取守勢應對風浪。

資金流向看取態

在鐘擺的另一端,散戶似乎淡定得多,人棄我取眉頭不皺。繼老畢12月3日於拙文〈日升日跌求之不得 網絡世代毋懼波動〉中引用Vandatrack數據【圖】證明這點後,本報「信析」日前引述同一來源,為在下補了一筆,指AMD、Nvidia和蘋果11月成為散戶淨買入最多的股份。反觀追蹤機構投資者等大戶資金流向的EPFR,統計顯示截至11月17日的兩星期,美國科技互惠基金及ETF錄得20億美元淨流出,乃2019年1月以來規模最大的兩周淨走資。

EPFR的數字也許未來得及覆蓋感恩節後的資金流向,惟結合文首提到的專業投資者動態,大戶總體方向顯然是降風險去槓桿,所謂「醒目錢」意向如何,於此可見。散戶與大戶取向南轅北轍,誰能笑到最後,自然得由市場說了才算。然而,投資者不妨靜下來細心思考,看能否從噪音中沉澱出訊號,個人認為有兩點值得分享。

一、我們都不是流行病專家,Omicron究竟較Delta可怕,抑或傳染力強殺傷力弱,群體免疫反可更快自然地實現,投資者不外道聽途說,並無足夠知識和能力作出任何判斷,股市風向因而變幻莫測,得看哪位專家、哪間藥廠某時某地說過些什麼而定。世界各國為對抗疫魔再度大規模封城、Omicron可望成為新冠疫情的「結束者」,兩種說法皆不乏「知音」,消息傳出初期,寧信其有乃人之常情,氣氛惡劣避險抬頭可以理解。

「蠢錢」又嘗甜頭

在芸芸華爾術分析員中,以摩根大通首席環球策略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最相信「結束者論」。美股沽壓最沉重時,許多同行認為他罔顧事實一味唱好,沒多少人願意(或敢於)和應。

實話實說,科拉諾維奇對Omicron發展方向的掌握,不會比你我靠譜,講病毒恐怕連濫竽充數亦談不上。然而,重點是此君把華爾街大盤調整、細股災難視為低吸良機,與一眾身體力行見跌就買的散兵不謀而合。美股本周一、二接連兩天反彈勢兇夾狼,能否持久雖睇落至知,但標指話咁快重新逼近四千七,被視為「蠢錢」的散戶又嘗甜頭。

機構大戶對「聖誕老人升市」(Santa Claus rally)原本打定輸數,策略師則穩陣至上寧熊勿牛,惟新高在望再衝一浸,難保「結束者論」不會逐漸變為Omicron述說的主流,噏吓噏吓通街又睇標指快見五千。到時候,大戶因害怕錯失(FOMO)重新落疊加注,一點也不出奇。

二、很多人喜歡以smart money和dumb money區分大戶與散戶,諷刺的是,從去年3月下旬美股見底回升至今,愈自恃經驗豐富老氣橫秋,錯得往往愈是厲害,「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索羅斯愛徒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傳奇投資者」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無不如此。

舊playbook看新問題

此輩慣於睇返轉頭,滯脹回望上世紀七十年代,科網強勢便認定千禧泡沫重演,這中間或許不乏某些共通點,但時代和情景大異,不同之處恐怕更多,世界變了卻依照舊playbook看新問題,缺少的正是在市場打滾最重要的謙卑。

新一代股民也許不及殿堂級投資者聰明,可是與初生之犢相比,身經百戰的大戶更易稍有風吹草動便「騰雞」。自以為洞悉一切,不懂得保持開放態度,在投資世界其實更危險。經驗,何嘗不是一種負累?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