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美國總統拜登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次視像峰會並沒有為港股帶來太大驚喜,反而個別科技股業績「走樣」,令大市再現反覆。全周計算,恒指呈先高後低,連升6個交易日後周三(17日)轉跌,最終回落278點(1.1%)。
阿里巴巴(09988)第二季收入及經調整淨利潤遠差過預期,股價於周五(19日)急插超過一成,全周下挫14%,除了成為最差藍籌外,亦為恒指「貢獻」289點跌幅,幅度較恒指更大;同系阿里健康(00241)一周亦回落接近一成。阿里巴巴放榜後被多家券商下調目標價;根據EJFQ.com FA+資料,分析員對阿里巴巴於2022年和2023年的綜合每股盈利預測分別由今年初的11.817元和14.732元,降至只有8.43元和10.264元,按年增長率分別為-14%和21.7%而已【圖1】。在盈利前景乏起色下,相信繼續對其股價構成極大困擾。
板塊方面,按EJFQ分類25個板塊中最落後的當然是科技,按周下挫3.1%;其次是航空和地產,分別回落3.1%和2%。或許過去一星期恒指的跌勢頗集中個別科技股上,整體板塊表現其實不太弱;其中,有12個板塊錄得按周升幅,且有21個跑贏恒指【圖2】。然而,到目前為止,25個板塊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中有20個(即八成佔比)均低於50%強弱分界門檻,代表從板塊角度看市底仍是偏弱。
大市市寬顯示目前整體港股處於待變的狀態。反映整體強勢股買盤和弱勢股沽壓的EJFQ強勢股指數和弱勢股指數,按周分別上揚14.3個和下跌7.1個百分點,均處於四成門檻之下,且上下幅度收窄,意味目前強勢股買盤和弱勢股沽壓皆弱【圖3】。
此外,中線市寬在支持區30%至40%爭持,按周微升2.2個百分點【圖4】;同樣地高低區間亦正收窄,反映後市暫未有明確方向。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踏入11月後,長線市寬(股價高於250天線比率)保持在約四成位置橫行,即中長線大市質素暫沒有進一步惡化。
恒指20天線得而復失
技術上,恒指周初攀越20天線,最高曾見25746點,稍低於10月27日下跌裂口底部(約25795點),隨後走勢逆轉,周五失守10天和50天線支持位(約25300點)【圖5】,短期若未能重返50天線之上,並且跌穿10月初向上伸延趨勢線和10月小型升浪61.8%回調支持位(約24700點)位置,後市再回試10月初23681點低位風險猶在。
A股爭持缺乏方向
中國高息債指數和投資級別債指數跌勢回穩【圖6】,反映市場對內房債務違約的憂慮稍緩和。不過,最新公布70個城市新建住房平均價格連續兩個月錄得負增長。10月份更出現0.25%的按月跌幅,是2015年2月以來最差,代表房地產行業震盪尚未可以確認完結。
內地股市過去一個星期變動不大,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微升0.6%和0.03%。
滬深300指數目前仍然受制50天線,並且在去年3月至今年2月累積漲幅回調黃金比率38.2%至50%支持位內運行;股價高於50天和200天線的中長線市寬近期亦在四成水平爭持【圖7】,意味暫沒有明顯方向,相信在突破前述的區間範圍之前,走勢將維持反覆。
另一邊廂,投資者焦點繼續留意美國通脹情況有否進一步惡化,以及聯儲局如何應對當前近乎失控的高通脹。不過,截至目前為止,聯儲局官員對應否盡快「收水」以抑制物價升溫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共識,或態度欠積極,充其量只表示在12月議息會議上將討論應否加快縮減買債步伐。無論如何,聯儲局愈遲處理當前的高通脹局面,對後市帶來震盪的潛在風險便愈大。
美股內部質素轉差
美股上周呈個別發展。道指按周下跌1.4%,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則分別上揚0.3%及1.2%。然而,若從市寬角度看,多個指數市寬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標指中線和長線市寬分別回落11.7個和5.2個百分點,至62.4%和71%【圖8】。可是,暫時市寬仍處於相對偏高的位置,內部質素未至十分差,惟本周市寬如果進一步下滑,或許反映投資者開始擔憂聯儲局將加快收水步伐,為股市構成壓力。
總括而言,過去一星期港股板塊表現不算差,近期多個市寬指標波幅範圍在收窄中,反映大市待變中。內地股市同樣欠明確方向,滬深300指數預料短期繼續在50天線位置爭持。上周美股呈個別發展,惟市寬走弱,這或反映投資者為聯儲局加快退市步伐作出準備。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國經濟急轉強 或談加速減買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