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日
恒指今個星期窄幅上落,24800點有阻力,24000點左右又有支持,筆者「感覺」周二有大戶疑似想頂住大市不跌,到底是為了周三期指結算而做的部署,還是真有大戶入貨,下星期或許可知道。美股周二晚大跌及上證周三大跌,但期結恒指反外圍大升,算是證實了有人想在期指震一震淡友,周四上證反彈了周三一半左右的跌幅,而恒指又轉軟,就暫時證明恒指未有立即反上的勢頭。簡單來說目前恒指有支持,但因為期指結算而不可作準,部分非指數個股本周有大戶入貨支持,同時外圍下跌風險相當大,現在處於比上星期更矛盾的局面。
以外圍所潛藏的風險來說,恒指若上破25000點可以慢慢升,如果下破23800點便有機會再出現2000點左右的跌幅,其後仍有再跌的可能性。若是從理性角度來說,應是繼續看淡,年頭到現在筆者也抱着這個立場。
但立場與落場買賣是兩回事,這種吞雲吐霧式跌浪,常常突然反彈再下跌,特別是對於這種疑似有大戶頂的低位,筆者最怕繼續追擊,會盡量在「比較盡的位置」才出手做好及做淡,兩頭唔到岸的「機會」寧願放棄。取捨經常是投資中分勝負的位置,卻是我們這些城市人最難把握的抉擇。
遭大市舞弄者易失原則
城市人都是只愛取不愛捨,以前做金融時所見的散戶客,有八成在回答期望回報時總是說:「唔知呀,愈多愈好啦。」風險承受力則是:「最好冇風險啦,有風險使搵你地咩。」
筆者見過一些白手興家的生意人很懂遊戲規則,他們明白要回報必定有付出,付出的可以是風險、時間、累積多年的經驗(有交學費的),或是請打手(Traders)用的金錢。
取捨是「捨不合原則的機會,取配合自己原則的機會」,無格的人便不能取捨。心理學有講所有人都存有本我、自我及超我,即人雖然有完全的自我,但也擁有受外界所製造出來的我,人很難完全隔絕外在環境,再封閉的人也會不自覺地受外界影響,特別是投資,本就是要賺別人把握不了的機會。我們要明白其他人,才能得到他們心理缺陷所錯過的賺錢機遇;或能夠比別人聰明,要不就是可以預知未來。人會因為一隻錯過了的爆升股而不開心,也會憂心應否追貨,或是現在恒指處於低位應否入貨。大戶就是知道我們易受動搖,所以經常玩假突破。被大市舞的人很易失去原則,就算有十多年炒友經驗的筆者,在睡眠不足的日子也會倒轉高買低賣。
認清等價交換
我們不能把握所有東西,取捨的第一關鍵是有立場。例如筆者是驚青派,個人經驗上未有訊號確認的「機會」買必輸,不買便有可能錯過,所以理性上要捨棄該類機會。就算筆者當日狀態好,又有「靈感」玩,都不會投放5%以上資金在未足超過一半訊號的投資上。
對於未確認轉勢的股票,買入後亦要跟足相關周期及散貨訊號去走人,這便是下一個關鍵:「等價交換」。我們要回報又要降低風險,不是不行,只是我們要付出時間去換,你單純以金錢換時間便要冒下跌風險。但若果有了相當的市場買賣經驗,以及懂得配合不同投機工具的特性,便能夠以時間換金錢,此方法的缺點是需要多年實習及心理質素配合。筆者隱居後算是可以應付得到,但以前又要教班、又要管人時,炒嘢真是吃不消,入過幾次醫院後才深知取捨的道理。
我們都是錯過、痛過才較容易學習到用得上的經驗。以前帶人時,見過不少年輕人錯也不會接受,例如旺市多個月之後在單日爆升2%的時候瞓身追入30倍牛證,第二天一開市便被收回,還認為自己沒有違犯先前所定的規則來逃避責任。跟這類人講多一秒也是多餘。
懂變通可減時間成本
我們在生活上也是要懂得取捨。人生苦短,你要花時間去學投機來減低風險,便要減少看電影/漫畫/打機/與損友或無聊人相處的時間,但也不應錯過學習/享受當下/與益友及重要的人相處的機會。
最後要記住:等價交換不代表要賤賣時間。學會變通及多角度思考,多放下成見及利用資訊工具,便能減省大量重複運作的時間成本。有些人會請人去解決,筆者便傾向以電腦克服這方面的困難。雖然要花時間學習,但起碼不會無道理地話變就變。這方面的選擇又是要你去取捨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第三季慘淡 未來料轉好 |
上一篇: | 收水預期續困擾 美股本季尋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