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6日

司徒偉傑 資衡合一

長短債息周期演變成投資啟示

前文〈預測牛熊市的最佳指標〉提到,以單一指標論,長短債息差預測經濟及股市走勢的能力,無出其右。理論說完,本文將比較最近兩年的長短債息差與股市走勢,為讀者提供一個簡單實例。

2019年初,長債息率持續下跌,令長短債息差顯著縮窄,債市當時處於第四階段。同年5月,孳息曲線倒掛的警號響起,股市由高位急挫。到了7月底,聯儲局終於宣布減息,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首次。理論上,央行減息意味着債市第一階段的開始。不過,市場認為聯儲局「落後形勢」(behind the curve),減息力度不足,長債息率較短債的跌幅更大,長短債息差進一步縮窄,當時預測經濟在一年內陷入衰退的機率高達四成。直至9月及10月,聯儲局連番減息後,孳息曲線倒掛的情況才有所緩和。

息差縮窄 未虞衰退

受惠於寬鬆的貨幣政策,股市狂歡得以繼續。普羅大眾都忘記了孳息曲線倒掛的警號,炒得不亦樂乎。到了2020年1月,警號第三次響起,牛市終於隨疫情來襲而在狂歡中死去。正如前文〈經濟周期達尾聲肺炎僅最後稻草〉所指出,債市早已預示衰退,新冠肺炎只是壓垮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此可見,細心留意債務周期演變,對投資大有幫助。

在聯儲局暴力救市下,股市極速反彈,經濟衰退亦只持續了兩個月,為有紀錄以來最短。自2020年4月,短債息率維持低位,長短債息差逐漸回穩,債市踏入第二階段。到了8月,長債息率隨經濟復甦及通脹升溫的預期而向上,長短債息差顯著擴闊,進一步確認了債市正處於第二階段,此為增持股票的最佳機會。市場擔心長債息率漲會加重營商成本及影響企業估值,實屬多慮。回顧過去20年,長債息率急升後,美股標普500指數大多持續上揚,而非下跌。例子包括2003年中、2009年初、2013年中,以及2016年中。

正當再通脹交易炒得熱烘烘時,長債息率竟然自2021年4月起回落。對比原先擔心通脹加劇及長債息率上升,市場氣氛一下扭轉,變成憂慮疫情惡化、經濟增長放緩。以長短債息差周期論,第三階段仍然未到(即利率正常化),經濟是不會接連衰退的。事實上,上一次周期的第二階段歷時長達7年,期間長債息率波幅甚大,經濟卻持續增長,股市也屢創新高。除非「黑天鵝」來襲,否則經濟在短期內崩潰的機會甚低。

正如畢老林兄多番提及的跨市場資產動態,筆者相信債市,特別是長短債息差,實在值得股民多加留意。更理想的,自然是採取「全天候策略」的分析框架,全面檢視資金在各主要資產的變化。視乎個人喜好,投資者可以當考下眼光,偏重個別資產,滿足一時賭癮。不過,長線而言,一動不如一靜。持有一個對經濟前景保持中立、充分分散各種宏觀經濟風險的平衡組合,已經可以輕鬆享受複息效應下的財富增值。

LinkedIn@Jackie Si Tou

本欄每月逢首個周一刊出

作者任職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機構立場。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