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6月11日

林文越 經綸集

內地遏樓價 資金轉向股

中國財政部等四部門上周印發《通知》,宣布把原由各地方政府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全部轉予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賣地所得徵收歸中央

賣地收入徵收從地方轉歸中央,這是內地稅務、土地,甚至是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大轉變。誰徵收都冇分別?試想想,從前你的收入是直接給你,現在則打到老婆的戶口上,然後才轉給你(是不是全部都轉,沒有人知道),當中應該大不一樣吧。

首先,地方政府的收入不確定了,各種形象工程、基建投資大概都要三思而行,水泥鋼鐵股大概不容易有好表現。

其次,也是因為收入不確定,地方政府還有什麼誘因去推高地價呢?高地價不再,房價也不用賣那麼貴了吧!

別忘記,財政部不久前也宣布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市場視為加快推動房地產稅立法進度,以遏制房價上漲。

投資不要用一點去看,而是需要點、線、面的結合。去年中央對內房設下「三條紅線」,最近又傳出某大內房融資出了問題,當然還有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種種跡象表明,政府希望房價能回到合理水平,且客觀條件也讓房價不容易再大幅上漲。

內房股大概不會是當下有趣的投資。進一步想,假若內地房價調整,香港樓價會一路高歌猛進嗎?住宅當然有自住價值,但還有沒有投資價值呢?

人幣急升 國際熱錢捧A

全球主要央行同放水下(美國聯儲局資產負債表過去一年升了近一倍),資金總需要找出路。過去內地投資者總是喜歡買房,現在這大概不是最上佳的選擇,全球各國政府又打擊加密貨幣,一輪輾轉下,股市可能才是資金最後的棲息地。

近日人民幣滙價升得很快,國際資金蜂擁買A股,科技、醫療、白酒、食品股又表現不錯,中資股的表現着實讓人期待。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