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4日

盧斯 個股策略

疫苗支持盈利 復藥候回吐吸納

港股周一再跌367點,內房及內銀股拖低大市,在人行收緊貨幣政策及嚴控房地產相關貸款前提下,這兩個板塊短期都難望有好表現。不過,其他強勢板塊未受大市影響,個別醫療股更加突現追捧,復星醫藥(02196)股價急升19.55%,因該公司將大量出口呼吸儀器到印度,而疫苗也將是未來一大收入引擎,短期可候股價回吐收集。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日前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印度新冠疫情持續爆發,單日確診病例再創新高,製氧機是戰略物資上能救命的東西。該公司確認將有15000台邁卓製氧機在未來陸續啟程運往印度疫情一線地區。

復必泰或獲內地政府採購

單單以上一則消息,當然未必足夠推高股價近兩成,還要配合上周五若干券商的唱好報告。瑞信發表報告指出,復星醫藥首季業務復甦步伐勝預期,收入及純利分別按年升37%及47%;管理層指醫療器材板塊按年增長逾40%。

不過,首季毛利率按年收縮2.6個百分點至52.5%,部分由於降尿酸藥物Febuxostat因帶量採購而降價,創新藥Avatrombopag納入醫保目錄而降價。經營現金流按年大升93%,收入增加主因港澳兩地政府就mRNA疫苗BNT162b2(復必泰)預付款。

報告稱,復必泰料6月至7月獲內地批准使用,潛在納入政府採購,又引述管理層稱,已向國家藥監局遞交臨床數據供審評。

復星醫藥預期今年向內地供應1億劑疫苗,每月目標供應2000萬劑疫苗。倘7月前已獲批,料今年供貨可達1億劑。

瑞信補充,復星醫藥旗下醫美業務平台正加快發展,另90%研發投入用於創新藥。報告維持予其「跑贏大市」評級,上修今年至2023年銷售預測1.1%、1.4%及4.1%,上調今年盈利預測1.9%,明年及2023年則降2.5%及3.5%,並上調估值基礎,今年預測市盈率由12倍上調至17倍,反映該行對其長期研發展望更趨正面;目標價相應由44元上調至52元。

復藥去年底止年度業績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01.6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6.2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6.63億元,按年上升10.2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7.18億元,增加21.6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58億元,剔除2020年末向BioNTech支付1.25億歐羅mRNA新冠疫苗首付款影響後,增長11.19%。

全年研發投入40億增15%

報告期內,復藥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全年共計40.03億元,按年增長15.5%,其中研發費用為27.95億元,按年增加7.54億元或36.9%。製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7.48億元,按年上升0.64%;實現盈利22.62億元,增長17.5%;利潤23.55億元,按年多13.6%。

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2.08億元,按年增長39.7%;實現利潤9.07億元,按年急升83.23%。銷售收入及淨利潤按年增長,主要來自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及呼吸機等抗疫產品的貢獻以及常規業務的恢復。

合資公司直觀復星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裝機量和手術量自二季度以來快速恢復,2020年裝機量55台,手術量持續增長。

復藥預測2021年市盈率約28倍,2022年約24倍,在股價急升後,估值並未算十分離地,不過昨市始終有不少投機資金入市,最快今日或有回吐,反而應趁機吸納。復藥向印度等國賣呼吸機,只會有短暫盈利刺激,打疫苗才是更長久的盈利支柱,今年內股價仍然偏好。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