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
執筆之時,恒指上試29300點阻力後又大幅回吐,此刻外圍未見有起色,所以隨時又是期指結算假突破。對大戶來說,如果外圍碰巧升便一起跟升,外圍跌便賣出賺了錢的正股來推低股市。對保守的散戶來說,有貨可以觀望,無貨也不用急,畢竟還有不少股未有表現;不少美股又「見光死」,就算業績好也可能會受到全球晶片短缺影響,若不是早前低位已入貨,此刻的「機會」將伴隨相當大的風險,除投資低殘股外,值博率太低。
若你的目標持貨期是超過3個月,現在可能是賭一鋪的時期,筆者也只玩一些價值股,而且相當細注,改為靠個股期權去試博上及落,造淡一兩隻不喜歡的股票,一兩隻有價值但風險未明的個股就建好倉,未來兩星期可能分勝負,甚至是下星期有異動。
現在最重要還是靠策略及短線技術訊號去應對,留意有時我們跟市太急也容易錯,止蝕太早是老手最痛,牛市經常食塵但熊市笑看風雲,新手則經常不願變化及止蝕,牛市賺多多但熊市眼光光,兩者皆看似有道理,投資時堅持與不堅持是任何資歷投資者兩難的抉擇。
考過試玩過選擇題便知道,選擇一多我們很容易會被引誘,例如答了A後,再檢討時又覺得C好,最後多手改錯了答案,出了考場對了答案後才後悔自己不夠堅持。
筆者的推斷是,人類視覺所吸收到的資訊刺激,有機會令我們的表意識去為了證明我們所看到的事情而重新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令那一刻處於壓力的我們,不斷地為證明而證明,直到做了些好像會幫到自己的行動才停止。誰不知這個行為很大機會出現推理上的錯誤,本身已經是由錯誤而開始。
設定最後防線
這情況在投資上也經常出現,特別是中過招及自信不高的人,這類人大多數能夠較感覺遲鈍者早一點察覺危機,可惜這是在能夠保持平常心的時候才會準確,當情緒波動或狀態不佳時,感覺較強的人有機會被另一個自己所控制。先講明這並沒有什麼科學實證,純粹是筆者多年觀察所得,補充一句:筆者見過不少表面沒有情緒顯露的人,也會有強烈的內在情緒,所以並非「木獨」的人不會有情緒問題。
進行檢討有機會避開過錯,但亦有機會增加犯錯機會,這種兩難的抉擇,無論中手或老手也容易有。新手則因為所知太少,認為買入必賺,選擇較少所以大多不用腦而沒有這個煩惱,這也是他們在牛市能夠賺得比策略不足的中手甚至老手更多的原因。
任何策略皆須預先制定,買入股票後我們有機會因為持了貨而不中立,比起未持貨前較難理性思考,所以預先在買入前制定一些客觀條件上的應對策略便很關鍵,當中不可或缺的便是「fail safe」的機制,這是完全估錯時的保命機制,例如股價跌至一早定下的「停止思考價位」便強行止蝕。我們認為某隻股票的業務仍有前景,想在股價調整後購入,那就要在買入前定好最少兩個關鍵的技術支持位,到達第一個支持位或破位時便需要作檢討,例如重新看看有沒有影響原先買入原因又實在資訊,第二個支持位失守後便不作檢討,立即賣出並重整陣勢,這個fail safe是為了減少情緒影響了我們的投資,在持有股票時太多人不能作理性考量,有一個最後的防線給我們相當重要。
第二個方法是讓投資周期短一點,令自己能更易適應市場,以快打慢。
既然我們未必確認未來一年的走勢,那就有一個假定方向下以每月到每日的方向去操作,留意每星期作一次買賣對於手續費高的戶口並不適合,對每個月或每季作一次判斷還可以考慮,周期短的策略需要配上投機工具才較為划算,較有機會應用工具去減少大額損失,例如早前提過的以期權暫代股票,用5%或以下「輸得起」的成本入貨,總比全額入貨風險低,但缺點是期權的時間值消耗及其複雜性,若沒有多年經驗很易弄巧反拙,建議頭幾年接觸期權也當是學習過程好了,而且第一年應盡量集中兩三隻去玩,打好基礎才接觸更多。
集中精力捕捉短期方向
筆者當年初接觸期權時賺得很快,但中間也中了多次招,現在賺的機率是高但也相當花精神。投機工具筆者不喜歡同時玩超過兩種,過夜的更喜歡集中一種,特別是狀態不佳時我們更要集中精力。分散投資能分散風險但也分散了精神,分散投機並過度操作投機更是本末倒置,投機本來便是在短周期集中精力用較簡單方法去捕捉大市方向,但集中了精力又走去分散精力便是自相矛盾,整體表現大多下降,要買便一早定下止賺止蝕位,未到價便不要胡亂花精神去估走勢。認定遊戲規則後,跟規則玩便舉手不回,多手不跟規則的便快去快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世界紀錄遺產稅帶來啟示 |
上一篇: | 再度檢視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