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7日

阿米 有米落鑊

財策逐步落實 美股看高一線

經過兩周,明顯觀察到第二季的投資邏輯,環球股市調整,但美股明顯收復得比港股快及強,美股利好因素包括美國政府已經通過的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從最近美國多項經濟數據優於預期,3月份零售銷貨值升9.8%,創10個月最大升幅,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亦下降,顯示過去的紓困財政政策正產生作用,市場亦預期美國總統拜登提出大型基建計劃將逐步落實,可以進一步帶動經濟復甦。

雖然早前白宮曾提及要把基建開支與加稅綑綁,令到短期內通過方案的機會大減,不過財長耶倫隨即改口對加稅幅度有商量,對美國現屆政府來說,以財政開支刺激經濟絕對是首要任務,與此同時無論華爾街或大企業都相當討厭加稅,因此可以斷定白宮大概都會奉行「先使錢後收稅」的策略。

新能源板塊仍然捱沽

亦因為在這種宏觀格局下,才會出現經濟數據好轉,但市場利率沒有跟隨一升到底的情況,周四在美國強勁經濟數據下,美國10年國債孳息率反而從1.6厘水平回落,給予科技股反彈空間,FANG等科網巨企高位整固後已初見突破,預計公布業績前仍有一定炒作,反彈勢頭亦開始擴散至中型科技股,例如雲計算股及部分生物科技股等,不過概念味道較重的股份例如新能源股及電池股仍然捱沽,例如固態電池技術概念股QuantumScape剛剛被沽空機構Scorpion發報告指為造假,股價應聲急跌,參考小型股指數羅素2000仍頗落後於三大指數,可見雖然債息對科技股估值壓力有所減低,但投資者的風險胃納恢復需時。

利率正常化 殘酷淘汰戰

何況中長線而言,市場利率回升是無可避免的趨勢,10年美債債息回升至2.5厘至3厘只是時間問題,利率正常化對科技股而言將會是一場殘酷淘汰戰,真正具質素、經營模式經得起考驗的公司,能渡過此關將繼續成為倍升股,但空有概念而無執行力的公司,則可以是股價腰斬的下場,因此現時決定持有中小型股前,要確定對其基本因素有相當深的研究才合適,不宜因短期股價急彈而草率進場。

筆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筆者客戶持有Apple及Alphabet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