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2日

司徒偉傑 資衡合一

資產輪動 如何是好?

過去兩個月,市況波動,重倉增長股的股民,心情難免忐忑不安。對比年初人人都是股神,日進斗金的盛世,近月網上充斥着的卻是股民鬥慘大會。面對資產及板塊輪動,投資者應如何是好?答案不在於市況,而視乎你的投資風格。

承認無知 分散投資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假若資產的基本面不變,跌市不但沒有什麼好怕,反而是掃平貨的好機會。Strong hold,甚至是增持,自然是最佳應對之道。

至於趨勢投機者,眼見勢色不對,定當先走為敬,等待趨勢確立,才再順勢而為。是股是債,是金融還是科技板塊都不重要。只要趨勢明確,便可趁勢獲利。

上述這些說來簡單,要妥善執行卻不容易。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困難在於如何判斷資產價值,並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企業。趨勢投機者的難題則是如何確認趨勢,決定買賣時機。

兩者要求的知識、經驗,以至心理質素,都需要長時間培養建立。此外,投資最難之處,其實在於決策搖擺不定。想法隨市況起伏不停改變,令短炒變長揸、投資變投機。一藝未成,就想左右互搏,自然容易走火入魔。

今年1、2月,本欄一連兩文提醒讀者,當普羅大眾愈見進取,投資者便愈應謹慎,做好風險管理。當時筆者引述華爾街操盤高手Paul Tudor Jones的經驗之談:往往在自覺洞悉市場之際,人便最容易一敗塗地。過度自信,導致自毀,老虎仔Bill Hwang正是最好的例子。對普羅大眾來說,放下對預測未來的執着,承認無知,分散投資,方為最簡單有效的投資之道。

專注長線 毋懼低潮

分散投資是長線投資者的最佳拍檔,但不代表這種策略永遠沒有短線的低潮。回顧過去20年,「全天候策略」的低潮,皆見於債息在短期內大幅上升之時。例如2003年年中、2009年年初、2013年年中、2016年年底,乃至今年年初。期間,標普500指數更不跌反升,令「全天候策略」相形失色。這也難怪,債息上升多源於經濟改善,股票勝於債券是理所當然。

短期內,「全天候策略」的表現或會落後大市。不過,正如前文〈全天候策略在不同利率周期表現〉所印證,投資時間愈長,分散投資的表現就愈好。「全天候策略」的成功,在於風險分散效果斐然,而非依賴債券牛市。

篇幅所限,下月再詳談如何因應市況變動,作出戰術性資產配置。

LinkedIn@Jackie Si Tou

本欄每月逢首個周一刊出

作者任職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機構立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