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
Kill Bill事件發生至今,很明顯是槓桿過分做大,市場迫於無奈要斬倉,在人踩人的情況下,市場不勝負荷,導致短時間內出現暴跌,加上當中有些人趁火打劫,希望愈沽愈低,強迫阿Bill平倉。
之後才透露出野村和瑞信屬於主留派,居然未有立即斬倉,任由損失愈滾愈大,此舉確實令人費解,因為本來跌穿平倉線後,按照規定必須減持,或者追加抵押品。
幾家投行亦坐下來開會,美資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一定無情講,因為萬一出事,負責的管理層勢必被追究責任。
根據Game Theory,愈早開始平倉,損失一定是最小,因為可以獲得最多的流動性,在需要的價位成功止蝕,當天量的沽盤出現在市場之後,大家一定會找出理由,這件事不能隱藏,只會令投資者更驚,愈遲沽,所承受的風險愈大,所以是完全合乎風險管理原則。
斬倉行動料暫告段落
野村和瑞信不知道是否有想過尋找買家吞下這批貨,還是想保持一個友好的關係,但因太遲出貨,以致拋售達到最高峰後才去沽已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應該會硬食持倉,短炒變長揸,等待下一個大浪才套現。
阿Bill用差價合約(CFD)這個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場上存在已久,並沒有什麼新奇,特別之處在於注碼巨大,總持倉至少超過200億美元規模,而且動用的本金可能只是五分之一,令監管機構去審視這項產品,可能未必查得出什麼,因為夠膽使用如此槓桿水平的人或對沖基金,肯定不會太多。
至於投資者,其實不必擔驚受怕,因為等到爆煲的消息出來後,主力的沽盤已經過去,掉轉頭去諗,如果大家身為投行的風控,肯定是連續斬倉,不會沽一半留一半,再讓市場去推低價格。至少高盛和大摩已經沽完,其他幾家投行按兵不動,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又斬倉,去到下星期復活節前,可能已經沒有人記得這件事,故毋須太擔心。
抵制國際品牌影響難估
上星期更值得擔心的,乃是內地突然抵制國際品牌,其影響可大可小,因為除了很多人講的對國家體育贊助活動,以及整條生產線提供工作機會外,而好少人提及的是國際品牌在中國所租用的店舖面積,尤其是一線商場,基本上全部是國際品牌,一旦它們縮減租用面積或退租,就連商業地產也會受波及,切不可以睇小其影響力。
所幸這項抵制的勢頭有所減弱,似乎不會變成長期活動,說不定再過一兩周就無人再提,風險自動消除,相信零售股也會反彈。
不過,最離奇的還是要數GME,女股神要大輸,阿Bill今次可能輸身家,但是GME出完業績,竟然仍可企在近200美元水平,市值10億美元,實在不得不佩服strong hold者的能耐,至少他們hold得住,高槓桿的Bill就SH不到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股全面回落 恒指穿頭破腳淡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