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5日

盧志威 鴻鵠財誌

炒題材要手快 次季風險勿小覷

股市愈來愈變幻莫測,早兩星期的主題是美國長債息率上升,擔心累死科技股,豈料轉眼間傳統股跌得更快,馬上變成叮噹馬頭,似乎今年第一季度都是難逃先高後低的命運,最後高位留下一地蟹貨。因此,如果是炒題材類的股票,出入都要快手,而且不要談戀愛。

回顧第一季度,曾出現一幕散戶大戰沽空機構,就結果來說,其實是散戶大獲全勝,因直至執筆之時,沽空者已經平倉得七七八八,就算從高位回落50%,大部分沽空者仍要輸錢;至於散戶則視乎在哪個價入市,倘低位入貨,無論如何都有得賺,而且這個故事好像還未完結,GameStop(GME)這隻股票繼續企穩高位,當然,其業績比預期差,該公司甚至「打開口牌」,表示可能會發行新股。

假如該公司不停實施「量化寬鬆」,在市場上進行集資,就算散戶再多,也很容易被公司吸乾,照道理估計,其股價應該會逐步下滑,不過,散戶熱潮實在太違反常識,筆者亦未敢100%肯定該股將立即見頂回落。

科網面臨監管 利弊參半

首季度另一市場焦點,就是中概股熱潮。從一開始熱炒電動車、新能源股,或者個別概念,去到最後形成所謂的「抱團股」,背後資金都是來自國內,所做的事情都一模一樣,所以必定是齊上齊落,某些股票現價對比高位已下跌四至五成,一旦不幸在最高位入場,必然會十分難受。

展望第二季度,最大隱憂依然源自政策,大型互聯網企業持續面對內地監管風險,其中最嚴峻的應是阿里巴巴(09988),同級數的幾間巨企也不好過。儘管金錢上的罰款可能不太多,但是商業活動勢將面臨限制,長遠影響難以估計。

部分熱門概念例如電子煙,相關監管風險亦正在提升,當互聯網或新興企業被迫接受傳統行業方式的監管,意味着以往的灰色地帶會被填補,能夠賺取暴利的空間縮小,去到最後就與傳統行業的龍頭一樣,在獲得護城河的同時,增長和利潤空間卻減少,可以說是各有利弊。

內需股價離地 宜低撈

還有第二個危險行業,就是股價升得太高的內需股,由於踏入業績期,這些累積了巨大漲幅的內需股萬一業績不如預期,股價下跌空間難以估量,投資者必須自求多福。

誠然,有很多內需股的業務增長都足夠穩健,問題在於股價拋離了公司業務所能夠帶來的增長,終歸要回落到一個低點;或者可以這樣說,第二季可視為一個收集期,當公司不論好壞都面臨拋售的時候,最終能夠重返高位的一定是好企業,就算一時三刻股價顯得昂貴,只要企業繼續做正確的事,能夠交出成績,最終一定會反映價值,所以投資者倒不如趁機耐心收集。

至於目前最大的風險,則是中美關係難以好轉,兩國在阿拉斯加的高層戰略對話劍拔弩張,雙方只是表現出鬥而不破的行為,心態上卻是完全敵對,幸好現時不是特朗普主政,否則恐怕已大幅增加對華關稅,然而長此下去,難保不會行動升級,若論殺傷力,此危機遠遠比債息飆升巨大得多。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