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美國聯儲局一如所料按兵不動,既無OT(扭曲操作)亦無YCC(孳息率曲線控制),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一口氣突破1.7厘,回到去年3月的2厘水平亦只是一步之遙。
近期每次債息衝高前,納指皆急挫2%以上,可見市場已經將債息上升與科技股洗倉直接掛鈎,參考去年2月10年期美債債息未下跌前,當時納指高位約10000點,假如現時要返回原點,意味可以「追跌」接近三成,不可謂不嚇人。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無論標普500及納指均高出去年「疫情熊」前不少水平,反映在經濟復甦憧憬下,投資者仍然偏好股票等風險資產,就算科網巨企如Alphabet(GOOG),近期股價仍貼近歷史高位,未受科技股沽壓影響。
近期沽國債風潮,很大部分是市場擔心銀行補充槓桿率(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即將到期,聯儲局有機會不續期,令銀行被迫大量拋售美債,日前議息會議後記者會,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雖說近日會再公布,但市場估計再續期機會較高,合理推斷是美債沽壓至月底應會開始減弱,甚至可能轉勢反彈。
兩國罵聲響 股市不緊張
另一邊廂,日前展開自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的中美最高級別會談,不過人還未見火藥味已經甚濃。中國未開會已劃下紅線,想憑一次會面令美國撤除關稅,明顯是叫價過高。
美國則先與澳洲、印度、日本、南韓等亞太區眾盟友會面後,再聯合抨擊中國人權問題,基本上雙方是自說自話,而且立場分歧態度強硬,幾乎沒有談得攏的可能性。
單看新聞面,中美似乎情勢趨向緊張,不過美國民主黨執政時,往績對中國政策均是口硬手軟居多,反而拜登上任後「動手」空襲敍利亞親伊朗武裝組織,外交上大有重返中東的跡象,究竟拜登對中國強硬是否「口是心非」,相信很快就有答案,市場這一刻對中美再交惡,可說是毫無緊張感。
阿米認為唯一要擔心的,反而是如美元反彈太強,令眾新興市場貨幣包括人民幣滙率貶值壓力增加,有機會令中港股市再受壓。策略上以受惠經濟復甦型行業為核心,核心持股中的科技股仍持有,短期內新經濟股續弱勢,不會輕易增持,留待第二季開初是否有轉勢機會,如有具值博率機會才再出手亦不遲。
筆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筆者客戶持有Alphabet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國近期兩個金融亂象 |
上一篇: | 巴西土耳其恐拉起環球加息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