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隨着環球疫情漸趨改善,經濟逐步重拾正軌,市場開始擔心央行會否「收水」。1月底,A股曾因相關情況而出現震盪,如今又輪到美股。脆弱的港股兩次回調均跟足,恐慌情緒萌芽。當前到底是牛市的中期調整,還是終結,央行的行動仍是關鍵。
去年在疫症之下,各國央行大力「放水」,以挽救實體經濟,因此推動了環球股市向上。尤其是美國無限量寬政策,帶動美股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熱門概念股被炒至天價的情況持續出現。
炒過龍股份勢深度調整
對於股市可能已形成巨大泡沫,除了個別投資者作出警告之外,美國政府似乎不以為然。相反,中國人行去年以來便多次提醒要警惕市場過度炒作,去年中,當內地疫情平穩後,內地便沒有再擴大「放水」,廣義貨幣(M2)增幅持續收窄。
在內地央行的嚴格控制下,A股去年以來的炒作主要集中在一些大藍籌,以及熱門板塊身上。而且資金不斷在各個板塊間輪動,令大部分股份經過一輪升勢後,便出現回調。有升有跌之下,市場泡沫談不上太大。
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一方面受惠環球寬鬆貨幣政策;另方面隨着「北水」影響力提升,內地政策及資金對港股表現舉足輕重。所以去年以來,炒作最強勁的,幾乎都是科技類「北水」愛股,至於其他舊經濟,升幅十分有限。
由於憧憬環球疫情受控,市場憂慮寬鬆貨幣政策難以持續。人行行長易綱早前表明,不會過早退出支持經濟復甦的貨幣政策。
憂緊縮政策重臨 嚇冧股市
在春節前夕,人行再向市場加大投放,才讓市場信心暫時恢復。不過長假期過後,人行又再度「收水」,令市場信心受損。當外圍仍在創新高之時,A股卻持續回吐。尤其是炒過龍的白酒股,回調幅度最為明顯,其中貴州茅台(600519.SH),由2月28日的最高位2628元人民幣,下滑近兩成。
近日,市場開始對美國亦可能「收水」感到擔憂。雖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聲稱,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還沒有真正開始步入正軌,所以眼下就考慮貨幣政策緊縮的前景,實在是杞人憂天式的無稽之談。
不過,市場的恐慌並未因為鮑威爾的安撫而消除,美股周四大跌,港股受牽連,恒指周五勁瀉逾千點,恒生科技指數的跌幅更達5.71%。要令市場重建信心,或許聯儲局要參照中國央行,再作出具體的「放水」行動。
績優股復挫機會微
經濟回穩下,央行在擴大寬鬆政策的可能性的確不大,但只要不急於收水,市場仍不必過度恐慌。當然,投資者必須了解手上持有的是否完全沒有價值、被胡亂炒高的垃圾股,還是業績持續改善、估值仍然合理的企業。
若是前者的話,及早拋售的確有必要;若是後者,則不妨趁企業股價回調,進一步吸納。因為這類股份有望持續受惠經濟復甦,加上業績支持,股價再深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以周五公布業績的ASM太平洋(00522)為例,去年多賺1.6倍,預計今年業務仍可得益於電動車行業的強勁需求。目前市盈率只有27倍,如此優質的企業,實在沒有再大挫的理由。所以,後市是牛是熊,仍要視乎個別股份而定。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傳統銀行的沒落 |
上一篇: | 央媽急忙壓債息 市場角力未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