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
人的心臟有4個心瓣,當出現心臟瓣膜疾病時,瓣膜會發生結構和功能異常,因而無法完全打開,即瓣膜狹窄;或者無法完全關閉,即瓣膜返流。中國主動脈心瓣狹窄及返流佔心臟瓣膜疾病的20%不算多,但死亡率相對高,投放的資源也較多。
主動脈瓣可修復或置換來作治療,以後者更為有效,傳統上以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作方案,需做開胸手術,創傷大且康復時間長,因此當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置換(TAVR)手術可行,縱使治療費較貴,也漸成為合理替代方案。年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中低風險患者可進行TAVR手術,相信中國會朝此方向發展。
另外,根據調研機構預測,全球經導管二尖瓣置換(TMVR)的市場規模,至2030年將達174億美元,為全球TAVR市場的3至4倍,不過TMVR尚處於相對早期階段,現時只有6款已獲批准的修復產品和一款已獲批准的置換產品,大多數現有技術存在若干臨床限制。至於針對三尖瓣疾病開發有效治療方法的難度較高,現時歐洲只有3種商業化的經導管三尖瓣置換(TTVR)修復產品,均未在美國或中國獲得批准。因此,TAVR仍是心臟瓣膜置換近年商業化的焦點。
2019年,全球逾80%的TAVR手術於發達國家完成,預期未來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10%,發展中國家則高於20%。中國於2019年進行了約2400個TAVR手術,滲透率只有0.3%,市場預計2025年將進行約42000個TAVR手術,滲透率增至4.5%,未來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60%,可見中國TAVR未來增長空間很大。
TAVR手術在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是可以報銷的,而TAVR手術在中國部分省市被列為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獲認可納入當地醫保方案。去年,中國醫療器械集採壓價幅度震懾市場,然而主要發生在發展較成熟的產品,中國TAVR市場先行者啟明醫療(02500)管理層認為,TAVR在中國發展屬初階段,短期內被納入國家集採的機會率較低。
心通及啟明各有優勢
快將上市的微創心通(02160)主要產品VitaFlow,於2019年第三季開始在中國進行商業化,首年已售出872件,平均每月售出逾70件,成績理想。2020年上半年,微創心通及啟明醫療的TAVR銷量分別為450件及707件,市場有預測兩間公司於2020年下半年銷量分別為950件及1600件,亦有預測微創心通於第四季銷量已力迫啟明醫療,那麼微創心通有否後發先至的條件。
VitaFlow具有創新的雙層PET裙邊設計,能優化密封效果並有效減少瓣周漏這主要TAVR術後併發症;牛心包普遍較厚,比啟明醫療VenusA-Valve豬心包韌性更高,併發症發生率更低;每件VitaFlow都裝有由電動手柄控制的輸送系統,使瓣膜釋放更易控制,有助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在同類最優的臨床試驗結果,VitaFlow擁有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
不過,啟明醫療新一代擁有可回收功能的VenusA-Plus已於2020年尾在中國及泰國獲批上市,繼續比微創心通走先一步,兩間公司將可在中國TAVR市場互動發展,形成雙寡頭局面。
筆者及其客戶持有啟明醫療
作者紅猴(簡志健),為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WallStreetBets能否戰勝大鱷? |
上一篇: | GameStop不可思議事件藏玄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