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9日

姚穎謙 上善若水

微軟邁進零售新時代

本周繼續Microsoft(微軟)的分析。微軟收入分布很廣,包括Office產品、遊戲銷售至視窗和網上廣告收入等,以息稅前利潤(EBIT)由Microsoft Office 365維繫的生產、資訊與通訊業務(Productivity & Business Processes)佔35%、由Azure主導的智慧雲板塊(Intelligent Cloud)佔35%,以及包含Surface和XBox的個人電算業務(More Personal Computing)佔30%,可謂三分天下。微軟板斧繁多,筆者認為在拓展巿場方面必有成就,在去年6月29日的公告中,公司宣布零售業務的新方向,可視為集團戰略轉型的宣言。

微軟雷厲風行,去年通告一出,全球的所有實體店隨即關門,以線上服務取而代之,從此Microsoft.com網店服務企業客,XBox和Windows網上店舖應付零售客,與環球190個巿場12億人的銷售模式立即改變,日後設立的實體店只會以微軟體驗中心(Microsoft Experience Centers)為主,當中例子包括倫敦、紐約、悉尼,以及位於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德大本營(Redmond campus)。在疫情令全球百業停頓之際,微軟卻可以舉辦超過14000個網上工作坊、夏令營,以及3000場線上畢業禮,微軟已被視為維持商業運作的必要夥伴,而非只Excel、Word產品的供應者。

變身中小企終極夥伴

此外,在2020年初至今前所未見的困頓時期,微軟等科網企業依仗資源充足,為零售小商戶與教育界客戶(大學、教育機構、補習社等)提供數碼轉型支援,讓千千萬萬人學會遙距工作和學習的法門,在線為客戶提供幫助,這些在疫症大流行前屬於「奢侈品」的服務,在商業行為於新冠肺炎過後徹底改變,又讓微軟變成中小微企的終極夥伴。微軟商業模式不受政治風波影響收入(不像Facebook、Google受廣告利潤左右),售賣營商必備產品和服務(如雲端、Office、Windows),令它收入增長極為明顯,如今估值又合理,凡此種種,都令微軟成為價值型投資者的不二之選(當年畢非德因與蓋茨老友鬼鬼,為避嫌而買入Intel而非微軟,成了股神投資史上的一樁憾事)。

以周四(7日)每股218.29美元計,微軟巿值1.65萬億美元,今明兩年預測每股盈利6.8美元和7.5美元,相等於巿盈率32.1倍和29.1倍,是難得「有數得計」的雲端股。首季度收入372億美元,增長12%,遠高於巿場預估的355億美元,受惠於嚴謹經營成本控制,使上客量因Azure的收入加速增長而轉趨樂觀;這可能是雖然Office增長在過去兩季只有7%和9%,但微軟長線收入仍上升一成的原因。

微軟趁着疫情這樁不可抗力事件作破壞性創新,進而大幅提升Microsoft Teams的實力,是其執行力強勁的又一明證。主流視像會議平台目前由Microsoft Teams、Slack和Zoom奉為正統,Slack由於起步最早,已擁有幾百種第三方集成功能,容許用家把聊天應用隨意連接流程工具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 systems);Zoom容易開設與使用,功能易用也實際(如Waiting Rooms、Breakout Rooms功能)。

不缺增長空間 合價值投資

然而,Microsoft Teams較Slack在線上錄音和視頻,保安和合規都有優勢,數碼加密和管理人控制等比同業都做得好,而且Microsoft Teams不但容量更大(檔案上傳上限為15Gb,遠高於Slack的1Gb和Zoom的512Mb),月費每用戶5美元,也較Slack的6.67美元與Zoom的14.99美元相宜。

針對勁敵Slack,Microsoft Teams開始與Salesforce合作,可透過頻道(channels)、聊天室(chat)、標籤(tabs),讓銷售團隊有更佳協調,也可用更短周轉時數處理客戶查詢,這些都是免費為Salesforce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提供,Microsoft Teams與第三方軟體供應商的更緊密結合,大幅改善相對Slack的長期弱勢。Zoom與Slack巿值980億和243億美元,單是這一類別的競爭主要對手,它們合計價值只是微軟巿值的8%,可見在進軍零售的戰鼓打響以後,微軟此一巨無霸依然不缺增長空間。

簡言之,微軟在短線是否見頂或許難說,但因它獨特的產品與服務所創造的經營護城河委實難以替代,在企業估值遠較IT同業相宜下,令其股票顯得難能可貴。沉悶而不平凡,正好符合價值投資者的脾胃──試問人人都對一隻股票興奮的時候,還有買進的機會嗎?

CFA、FCPA、財務總監

專頁:facebook.com/yiuwinghi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