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30日

葉卓雄 我要做MD

一條不划算的數

2007年6月29日,全球第一部蘋果iPhone智能手機正式發售,當時大家會對這個史無前例的創新科技都抱着觀望態度,沒有人猜到這產品在未來對整個地球的人有着翻天覆地的影響,回想起「Apps」這一個詞語,當時對我們來說亦是十分陌生。大約3年後,三星電子在2010年2月推出了其品牌第一部智能手機Galaxy,之後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像雨後春筍般面世。

智能手機除了對我們有深遠的影響,還對影印和打印行業、印刷業、書刊雜誌業都有着沉重的打擊。不論是看報紙、書刊、公司文件,人們已經習慣在平板電腦或手機上閱讀,不再需要用紙張印出來。在2007至2013年,智能手機推出初期,它對我們影印打印行業的影響並不大,但人們閱讀電子媒體的趨勢已經逐漸形成,有見及此,我們日本新上任的CEO,在2014年的時候就要求全球各分公司必須要開始建構新的業務,來抗衡傳統業務逐漸萎縮的情況,例如電腦及伺服器的維護、資訊科技解決方案、業務流程外判方案、文件掃描及儲存方案等,這些新的業務是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不但沒有這方面的業務和運作經驗,公司內更加沒有這方面的專才。萬事起頭難,但總公司當然期望新業務遍地開花,扭轉智能手機對傳統業務的影響。最終這期望能否實現?

轉型創新未必一定成功

相信各位老闆和高管都會認同,就算一間公司過往的生意如何穩健,如果公司墨守成規,完全不考慮任何的轉型,根本不可能在商業世界中長久生存。作為公司最高決策人,當然具備高瞻遠矚的能力和視野去預測未來業務的方向和趨勢,轉型和創造新產品及服務是必然會出現的決定。決定做了,為何不一定會成功?有以下的可能性:

資源和人才不足

有時,員工或管理層總有藉口一大堆,例如公司資源不足,開發新業務需要大量資源和人才,外界的精英又怎會加入一間在某個業務界別寂寂無聞的公司呢?而且公司每一年都要交出指定的利潤,何來有資金作額外的人才招聘、業務開發和研究呢?這類的藉口對於每一年都能夠交到數的公司來說,老闆實在有點兒老鼠拉龜,無從入手。

追求眼前回報

老闆要員工開發新業務,如果以10分滿分來說,一個構想(idea)只值1分,另外的9分就是執行。要把構想實現,就要用10分的力量去做事。對於一項新業務來說,在起初的一至兩年,回報極有可能是負數;三至四年後,回報才可能有3分至4分。人性是不會用10分的勞力去換取3至4分成果的,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反過來,員工亦會這樣想,如果現在用10分的勞力放在傳統的業務上,他們可能會得到8分至12分的回報,那麼他們犯不着走一條辛苦而回報低的道路,這就正好說明為何公司轉型速度不理想的其中一個原因,這也可能是主因。

憑信心沙漠中跑步

正如我的朋友約瑟,他分享跑撒哈拉沙漠的感受,他說:「在七天之中,每天在我前邊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完全看不到終點。我繼續往前跑,只是憑着一顆信心、能夠到達終點的信心。」但試問,一般的員工哪會有這一種對新業務的信心呢?當然員工也疏忽了,如果在沙漠中不再跑,最後公司和自己都只是會長埋黃沙之中。

作者為柯尼卡美能達商業系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