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投資之道,在於回報與風險的平衡,港人卻似乎多以回報行先。2019年12月強積金累算權益分布顯示,股票基金及混合資產基金分別佔總額的40%及36%。其中30歲至39歲人士最進取,股票基金的佔比接近50%。
隨着年齡增長,股票基金的比重雖然有所減低,但大部分人仍傾向選擇風險較高的混合資產基金。當中,60歲至64歲人士依然重倉股票基金及混合資產基金,佔比分別達33%和40%。
利用槓桿調節組合
股票的回報,表面上遠高於債券,但以回報與波幅比例計算,兩者表現其實不相伯仲。只因大家害怕運用槓桿,才會一味瞓身股市。另一常見盲點,是以為債券的風險較低,特別適合年長人士。事實上,不論是坊間的退休投資基金,或是積金局的預設投資策略(DIS),都採取按年齡增加債券比重的做法。問題是,大家往往忽略了投資債券所面對的利率及通脹風險。
本欄一直強調要了解各項資產的特性,以分散各種宏觀經濟風險。正如前文〈善用槓桿調控風險〉指出,預設投資策略的實際效果,是逼打工仔與經濟狀況對賭。在年輕時持有較多股票,等於「賭」經濟強勁增長,而到年長時持有較多債券,則是「賭」經濟不景。
理想的投資方法,是先設定合適的資產配置比例,以分散風險,再透過槓桿調節組合的波幅至可承受水平(volatility targeting)。具體而言,強積金公司可借鑑「全天候策略」,設立一個風險平均攤分到全球股票、債券與商品市場的投資組合。然後利用槓桿調高組合的波幅,以取代現時的核心累積基金;另調低組合的波幅,以代替65歲後基金。如是者,兩個基金將採用一致能有效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與此同時,由於兩者的波幅不同,正可配合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年輕時持有較高波幅的組合,之後逐年增持波幅較低的組合,便可以真正地做到按年齡降低投資風險。
改善預設投資策略
上述建議,可改善預設投資策略,充分發揮其兩大特點,即分散投資環球市場、按年齡降低投資風險。善用槓桿調節組合的波幅,便不用再將貨就價,錯誤地配置資產比例。
這正是橋水基金著名的全天候目標波幅基金(All Weather Target Volatility Fund)。同樣的投資策略,不但適合強積金制度,一般市民亦可以利用槓桿ETF或期貨,輕易做到。
篇幅所限,下周再詳談目標波幅策略。
LinkedIn@Jackie Si Tou
作者任職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機構立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恒指4個上升裂口 12月好淡決戰 |
上一篇: | A股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