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為「十月驚奇」展開序幕,若從歷史上角度看美國大選,「十月驚奇」現象屢見不鮮,是福是禍?目前難以分曉。大家一直談論的「十月驚奇」,中外研究機構曾多次分析,主要是指在大選前一個月突然爆出、可能改變選民想法和影響選舉結果的突發事件。在這些事件中,不乏偶然或參選方刻意安排好時間爆出的新聞,也存在完全出於突發的爆炸性事件。
不少研究指出,「十月驚奇」往往包括參選另一方的負面新聞,故選民很容易受此影響而改變投票意向。不過從歷史事件上去看,在「十月驚奇」中,遭受負面新聞衝擊,但最後依然勝選成功的例子亦不在少數。粗略分類,參考對選舉結果的影響方向,「十月驚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第一類:受益方勝選
2)第二類:受損方勝選
追溯「十月驚奇」現象,最早可以體現在197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但類似的事件或可追溯至更早的事件案例:
1)1964年10月7日,民主黨候選人約翰遜長期高級助手被控擾亂社會治安,支持率受影響下跌。但由於期間國際出現眾多大事,如英國工黨上台、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引爆等,選民基於「打仗時不要換戰馬」的思維,約翰遜獲勝連任(第二類);
2)1972年大選前夕(10月26日),尼克遜政府公布了草擬的越南戰爭停戰協議,以期得到更多選民的支持,最後在大選中勝出(第一類);
3)2000年11月2日,小布殊被爆曾在1976年因酒後駕駛被捕,導致其支持率輕微下跌,但影響有限,小布殊依然獲勝(第二類);
充滿變數 呈現一定規律
4)2016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決定重啟對希拉莉「郵件門」的調查(包括操控媒體、權錢交易等醜聞),這直接導致希拉莉與特朗普選民支持率反轉,尤其是明顯降低了搖擺州選民對希拉莉的支持率,最終希拉莉敗選,特朗普獲勝(第一類)。
從案例中,可見「十月驚奇」現象在美國大選前夕出現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從結果而言,大選結果綜合了諸多因素與「十月驚奇」的結合影響,若「十月驚奇」與其他因素的作用相反,且影響程度增加,便會在短時間內帶來選舉結果的逆轉(如2016年)。今年美國大選兩黨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且雙方均尚未出現壓倒性優勢。若出現「十月驚奇」,可能會令到今年的選舉結果更加難以掌握。
「十月驚奇」會對市場造成何種影響?從歷史上幾次「十月驚奇」前後美國股市的表現來看,事件發生後美股股價的變化並未呈現統一規律。綜觀數據,1964年和1972年短期內美股出現明顯上升,2016年短期內輕微上升,2000年和2004年短期內基本無升跌,1968年、1992年則短期內下跌,且各年跌幅和變化方向與受益受損方黨派無關。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歷次「十月驚奇」事件對應的大選結束後,美股股價的變化則呈現出一定規律:若大選獲勝者為「十月驚奇」中的受益方,則大選結束後美股一路上升(1972年、1992年、2004年、2016年);若大選獲勝者為「十月驚奇」中的受損方,則大選結束後美股持續下跌(1964年、2000年)。
僅有1968年並未遵循這種規律,可能與當時尼克遜本人相對於對手在支持率上的壓倒性優勢有關,即負面新聞並未顯著降低民眾對其的信心,故此其獲勝的結果仍使大部分投資者對未來感到樂觀。10月股市充滿變數,而未來疫情如何影響投票方式和投票結果的合法性,均會影響地緣政治風險,投資者不可不防。
內房面臨周期下行壓力
回到內地市場,因應恒大事件,房地產市場成為大家的焦點之一,8月份人行、住建部在房企座談會上明確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其中涉及房企融資「三道紅線」,踩中紅線的房企未來融資增長速度將會受到一定限制,如踩中三條的房企將不得增加有息負債的規模。
從數據上,分析A+H股133家主要上市房企的相關情況,截至今年中期報告數據,未達標的房企超過100家,佔比高達77%,其中三條全部踩中的房企數量佔比約35%。這意味着大部分房企將面臨一定的降負債壓力,而伴隨着房企融資降速,房地產周期也會面臨下行壓力,房企之間的分化也將會愈加明顯,投資者在充滿驚奇的10月份更需要倍加警惕。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十四五」規劃謀拓新布局 |
上一篇: | 到「浮城」體驗日式無現金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