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
昨日亞洲時段,美滙指數進一步下滑,並且跌穿92關口,低見91.75,迭創2018年4月以來的低位。由今年3月下旬約103高位起計,迄今短短不足半年內,美元已失去逾一成的價值,跌勢可說十分驚人。
美元一瀉如注,說穿了,與聯儲局無限量寬,令美元供應泛濫,且承諾短中期內不會加息,加上財赤急速惡化,在在把美元推向深淵。從技術走勢角度看,現價美滙指數剛好企於2011年至2017年升浪的38.2%回調支持位,若然現水平失守,料美滙指數可下試88.2,相當於前述升浪的50%回調支持位,以及2018年初低位位置。
美元大弱勢有機會持續多一段時間,在這大環境下,哪類投資會有「錢途」呢?正如筆者早前的分析,大宗商品市場,例如金屬、天然資源和農產品等,或許是其中一類可留意之標的(詳見2020年7月23日〈沿圖論勢〉)。
附【圖】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非商業大宗商品期貨合併淨倉數目,淨長倉數目於年中開始節節上升。截至上周數據顯示,投機者持有淨長倉數目,攀升至126.7萬張,是2018年初以來的高位,某程度反映炒家對商品前景持續看好,因而累積大量商品期貨好倉。值得留意的是,CRB商品價格指數與這期貨淨倉倉位變化有一定密切的關係,而前者與美滙指數亦長期呈逆向走勢。故此,若然美元弱勢持續,大宗商品前景將可看高一線。
順帶一提的是,大宗商品需求往往在經濟復甦初期顯著回升,並且帶動相關價格造好。換言之,若然投資者相信明年經濟可以否極泰來,正如目前分析員對企業盈利前景評估般,商品價格等將有一段不俗的升勢。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大行力薦績優股 汽車餐飲板塊炒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