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7日),非商業或投機性投資者所持英鎊長倉合約數目按周增加近兩成,最新淨短倉合約由20958張急降至14228張,為5月19日以來最少【圖1】。
英鎊最新淨倉數目佔未平倉合約比率由前周負11.3%,升至近兩個月高位的負7.9%,略高於過去3年平均值負9.2%,使英鎊COT指數漲至59的中性水平,一定程度反映投機者或炒家對鎊滙前景傾向樂觀。
新冠肺炎疫情癱瘓英國經濟,該國GDP在短短兩個月內收縮四分之一,過去18年累積的產值全數蒸發。為振興經濟及就業市場,英國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上周三公布夏季迷你預算案(Mini Budget),撥出300億英鎊集中保住打工仔飯碗,向沒有裁員的僱主發放獎勵金,同時增加與環保項目相關的工作職位,為青少年創造就業機會。
消息刺激鎊滙持續呈強,連升兩周,並突破1.26美元水平。技術上看,英鎊兌美元繼續沿10天線上行,現價略為升穿去年12月開始伸延的下降趨勢線,加上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保持在50中軸上方運行,未見超買,短期仍有望挑戰前大跌浪反彈61.8%阻力與200天線交滙約1.27美元位置【圖2】。
英鎊本月以來的反彈勢頭雖未受破壞,但就中長線而言,則不能太過樂觀。首先,英國經濟仍面臨嚴峻挑戰,穆迪昨日警告,英國2020年GDP將萎縮10.1%,為20國集團(G20)中最差,同時預測該國公共債務佔GDP比率將暴增24個百分點。
脫歐談判乏進展
英國政府或面臨歷史上最嚴重赤字,在財策救市的能力上已顯得捉襟見肘,加上財政部早前表明不再延長10月份到期的保就業計劃,財政支持力度減弱意味撐住經濟的重任將回到英倫銀行身上,潛在的負利率政策不容抹殺。
另一方面,英國目前的政治局勢也相當複雜。隨着英國脫歐過渡期期限(今年12月31日,考慮到最終協定需經過英國國會表決,真正「死線」將更早)逼近,但雙方談判代表最近均表示仍有巨大分歧。
值得留意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上任至今維持不延遲脫歐的堅定立場,並稱英國已經準備好面對無法與歐盟達到貿易協議(「硬脫歐」)的可能性。倘如是,自明年起雙方有機會互徵關稅,這對原本已受疫情衝擊的經濟,雪上加霜。
無論如何,英國年內政經情勢仍不明朗,欲高追的投資者應小心衡量箇中風險,若上述關鍵阻力未能突破,更不排除英鎊再有掉頭向下的風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疫情猛供應緊 銅業股候低吸 |
上一篇: | 我們已進入「魔法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