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13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錯過百倍奉還非戰之罪

7月12日,周日。剛過去的星期五讀黃國英君鴻文,引發老畢許多投資方面的聯想。作者回顧二十年前後,既滿意科網泡沫和中國入世兩役的臨場發揮,卻因走失了低吸科網股元祖亞馬遜百倍奉還的機遇而不無遺憾,且謙稱當年「眼光狹窄」,否則回報肯定更佳。

在下乃黃君長期讀者,一則自己向來堅信只有實戰心得才具參考價值;二則本地散戶好短惡長十年如一日,財經媒體為迎合股民口味,每喜「即炒即賣」,鑊氣當然足夠,惟24小時後恐怕沒多少人對內容留下一絲印象,投資者不可能從中得到什麼takeaways。作為一個投資信念,當百倍奉還遇上崇尚「快餐」的生態環境,要茁壯成長談何容易,但只要少數人懂得沉澱消化,鍥而不捨地傳達這個訊息便不會白費工夫。

毋須耿耿於懷

黃君自言二十年前「年少無知」,若非謙遜之言,則未免有點妄自菲薄。這樣說原因有二:

一、莫道二十年前,能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洞悉亞馬遜的長期增長(secular growth)趨勢,並真金白銀押上重注,回報已非同小可,實無必要為未能於最低水平買入長坐而耿耿於懷。話得說回頭,只有實戰者方能體會錯失的心情,光說不做何來遺憾?

二、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乃舉世公認的商業奇才,貴為全球首富絕非僥幸,但遠見超凡如他,亞馬遜兩大增長引擎Prime及AMS(Amazon Web Services),分別也要遲至2005和2006年才問世,足證創辦人本身亦不可能超越時空,基金經理二十年前錯過百倍奉還機會,自屬非戰之罪。

科網泡沫年代,市場瘋炒dotcom概念,惟其時互聯網尚未真正普及,上網閱讀不如今天普遍,老畢最喜歡做的是到中環天星碼頭SCMP書店,「搜購」外國財經雜誌及報章,每周一期的《巴隆氏》(Barron's)乃必買刊物之一,當年剪報一直保留至今。光陰似箭,二十載後科網熱重現,跟當年雖不宜直接比較,可是此刻憶之,不少地方仍值得一談。

泡沫有級別之分

昔日剪報早已泛黃,隨意翻閱,發現《巴隆氏》於2000年初發表過一篇題為Burning Up的文章,作者Jack Willoughby指出,當時仍是一家網上書店的亞馬遜,在芸芸科網公司中已享負盛名,惟手頭現金只夠十個月營運之用。放眼市場,現金流為負值的網企多達七成半,銀紙很快便燒完。今日讀來恍如隔世,但若非預先報上名來,大家只怕還以為文內所說公司乃新冠疫潮下命懸一線的中小企,怎樣也無法想像資金僅夠十個月用的,竟是當今市值逾萬億美元的科網元祖亞馬遜!

閣下若認同科技(或新經濟)泡沫已現,必須同時看到,今天的bubble跟當年並非同一個級別,至少目前不是。過去兩年,美國五大科網龍頭(FAAMG)總市值從4萬億美元漲至6.5萬億美元,之前五年則由1.2萬億美元增至4萬億美元。換句話說,「五大」過去七年市值激增4.4倍,即使只以近五年為準,增長依然驚人,不過單從回報觀之,與當年科網泡沫相比仍屬小巫見大巫(以納斯特100指數〔NASDAQ 100〕為對比基礎)。從【圖1】可見,2015年4月押注大型科網股,今天一元變2.42元,年均複合回報18.4%;1995年投資一元,時至2000年3月科網狂潮頂峰變11.82元,年均複合回報高達60%!

控制注碼賭乜都唔怕

這不等於說,在科技股強勢帶動下,今時今日美股估值便很合理。從【圖2】可見,美國中型及大型股指數估值雖遠未如二十年前瘋癲,惟說其沒有「狂態」是騙人的,難在泡沫可以很快爆破,亦可維持許多年。估值猶如「支票」,單靠基本因素能否「兌現」事後才知,以輸得起的錢參與其中,比憑空猜想泡沫何日爆破更理性。都係嗰句,懂得控制注碼,賭乜都唔怕。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