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8日
好幾年前香港曾出現海味騙案,宗谷元貝原是約1000元一斤,但某些店寫着只賣600元,客戶以為撿到大便宜,沒料到付款時,店家才說600元不是一斤,而是一両。
買海味和股票有相似的地方,兩者都有公價,有大概的價格水平,例如科技股市盈率普遍在30倍或以上。
某家海味店較同業價錢平許多,離不開質量較次,又或存心欺騙,鮮有酬賓大平賣。既然是好東西,為什麼要平賣給你?同理,估值較同業便宜許多的股票,你敢隨便買嗎?
海味和股票另一相似之處,是同一種貨品,質量也可以大不同。元貝大小不一,產地也可以不同,所以價格高不一定是貴,可能只是有產品溢價而已。
吼準清貨大平賣入市
銀行股市盈率5倍到10倍都有,難道5倍的便一定平過10倍的,潛在升幅更多?不一定吧。投資市場大部分時間都是很高效的,許多時候都是平的股票平得有道理,貴的股票貴得有道理。
投資和買海味的共通處,就是找出那些看似貴,但其實是便宜的股票和海味。好股票有沒有便宜的時候?也有的。儘管市場大部分時間都有效率,但也有失效之時。當部分人被迫出售、價格大跌之際,就是你買進的良機,類似海味店結業的清貨大平賣。
掃便宜貨會讓人擔心嗎?假如你買了宗谷元貝多年,都知道價格大概水平,市場只是短暫失衡,早晚還是會回歸合理價格,那又有什麼好擔心?
疫情下人人都不敢買股票,部分人更被迫拋售,其實正是吸納的好時機。當然要買的,不是那些看似便宜卻很貴的金融股,而是那些看似貴卻其實便宜的新經濟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經濟復甦首重保就業 |
上一篇: | A股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