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筆者過去在國內出差,曾經有一次「貪得意」,用App買了一杯瑞幸咖啡。本欄不是飲食專欄,筆者也不是咖啡專家,所以不詳細評論味道,只是想說除了購買方便以及便宜的優點外,筆者從此再沒有買第二杯。這家被譽為自公司成立至美國納斯特上市所需時間最短的企業,本周因自爆COO造假銷售額達22億元人民幣後,股價一晚暴跌近八成,如果這是上市上得最快的企業,不知道是否也是上市後爆大鑊最快的企業?
瑞幸出事 散戶淪輸家
先不談這家企業造假及之前被沽空等一連串負面新聞,以目前中美關係經過貿易戰弄得不冷不熱,加上新冠肺炎導致全球市場暴跌,流動性岌岌可危,以及西方世界不少人都認為病毒來源於中國的情況下,美國上市中概明星股之一的瑞幸咖啡在近期因造假而暴跌,虧了這麼多國際投資者尤其是美國股民的錢,相信日後中資企業要到美國上市恐怕雪上加霜,無疑令一眾滿手都是科創企業股權的中國股權基金及風險投資基金斷了一條重要的退出路徑。
其實,有不少中概股在美國股票市場長期股價及流動性低迷,經過近期美股暴跌後,不少已經開始聯合中外大型股權基金密謀退市並部署回到A股市場。瑞幸出事之後,除了影響其他準備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外,更直接的就是輸了投資者的錢,估計很大機會面對美國司法訴訟追討賠償。除了一眾散戶肯定輸錢外,其他上市前的投資者又怎麼樣呢?記得早在2018年中,瑞幸創始人及CEO錢治亞曾經在發布會上豪言企業成立不久就燒了十來個億。當然,能有這麼多錢用,當然有不少股權及風投基金投了大量資金,而過去幾輪融資也不乏知名股東。
自2018年4月該公司宣布數千萬元人民幣由愉悅資本等參與的天使輪融資後,同年7月及12月分別融了2億美元的A輪及2億美元的B輪。除了天使輪的愉悅資本再投外,更引進了大鉦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君聯資本及中金等著名投資機構。及後瑞幸再在上市前及上市時再募集了約8.5億美元,當時的成本已經是十多美元一股的水平,而本周其股價的終極一跌,已經跌破了不少早期投資者的入股價位,不少人其實都會覺得這些早期投資者輸得很慘。
為求賺盡 犯法說謊尤存
不過,筆者翻查了一下最近該公司最大的幾個股東的佔比,發現除了大鉦之外,很多知名股權投資者的名字已經不在了,其實很有可能已經在禁售期過後陸續在市場拋售,接貨的很可能是那些像在Tesla高位接貨然後被割喉的dumb money(儍錢)。同時在上市的時候,一些上述的股權投資者也售出部分舊股減持,故此對很多屬於smart money(醒目錢)的P⁄E(私募基金)機構投資者來說,瑞幸投資可能還是天堂級經歷,而不少散戶則目前還在地獄裏等訴訟博取拿回賠償。
老實說,自從Enron以來,Theranos到現在的瑞幸,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初創企業,不論是中國、美國還是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企業,如果企業領導層用任何方法都要達至成功及賺最多的錢,以這樣的目標來奉為上帝,犯法說謊騙人的事情在未來將會繼續存在,沒有底線的人性也一直都是投資最大的風險所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息口長跌 |
上一篇: | 經濟前景不明 投資選擇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