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
棒球球路變速球(Changeup)指投手擲球後,棒球會像快速直球飛向本壘板,但接近本壘板時又會往下墜且速度變慢,令受誤導的擊球員出手太快或太慢。源自中國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終於傳到美國。較早前很多美國人以為疫情直撲,紛紛拋售股票、囤積食物、取消遠行。結果疫情恍如變速球,現在才徐徐而至。
有關新冠肺炎的醫學數據不斷轉變,病毒傳染力明顯較感冒菌更強,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尤其危險。目前病毒不斷散播,很多國家情況非常糟糕,美國疫情只是來得較晚。隨着疫苗面世,疫情將會紓緩,惟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卻較難控制及修補。聯儲局月初減息,債券交易員預計減息陸續有來。Bianco Research創辦人比安科(Jim Bianco)指出,聯儲局深知股市將持續下滑,希望減息能控制跌勢。聯儲局此招可能管用,惟疫情源自中國,應該治標先治本。
中國多個經濟數據突然插水式向下,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40.3,僅是眾多例子之一。2008年金融海嘯冧市前數月已有先兆,但中國2月經濟「疫情」幾乎即時湧至,經濟遭受重擊。
內地4月料全面復工
農曆新年後,內地多個城市先後封城,全國大部分地區停擺。筆者認為,最可靠的實況數據來自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最新調查顯示,2月逾31%中國企業仍在休業,眾多企業因缺乏原料或人手不足,未能啟市或全面投產。
美國面對疫情蔓延,更棘手的問題是供應鏈被打亂。美國零售商及製造商依賴中國源源不絕提供成品及組件,過去數年爆發關稅戰,雖然推高了成品及組件價格,但供應從未間斷,而今次新冠肺炎可能威力更強,足以打斷供應鏈。筆者消息來源指出,除非內地爆發第二波疫情,否則大部分製造商最快可在4月全面復工,部分企業更可於數周內如常營業。然而,吾友中國事務分析師亨特(Simon Hunt)指出,中國復課仍遙遙無期,反映可能出現第二輪疫情。即使中國製造商恢復運作,惟各類商品的貨運配送已被打亂,預料多月後才能運送到目的地。
揭示全球經濟脆弱
吾友GaveKal Research創辦人加夫(Charles Gave)提出既有趣亦駭人的問題:到底推動全球經濟的「引擎」是否已經「甩轆」?加夫表示,在理想國度,所有製造工序集中於中國,美國負責營銷及設計,企業把所有盈利轉往都柏林、阿姆斯特丹、香港或開曼群島。加夫指出,跟錫杯相比,明朝骨瓷無疑質優兼精緻,但錫杯實而不華,勝在耐用。經濟體系同樣如是,愈是完善,反而更易出現裂縫。新冠肺炎帶來的不明朗因素,揭示全球經濟體系的脆弱。
日本2011年經歷311大地震及海嘯,全國隨即停擺,最終全面復甦。但中國經濟規模遠超2011年的日本,更全面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影響更深遠。
況且,中國復工消息未必能作準。中國財新網3月4日報道,隨着中國疫情紓緩,受影響較輕微的地區,當局已催促企業及工廠復工,要求確保復工率達標。企業內部人士及地方官員向財新網透露,在飽受壓力下,為達到不可能完成的復工目標,只好在復工率弄虛作假以蒙混過關。
財新網指出,很多企業為達到指標,全天開燈,讓空調和設備機器空轉,偽造員工值班登記錄,甚至教導工廠員工向抽查的督導員說謊,務求「整靚」復工數據,好讓地方官員向上滙報復工情況。
全球各國能否走出困局,取決於疫情發展及抗疫措施。在最惡劣情況下,全球同時面對供應中斷,美國未能取得重要進口貨,數以百萬人面臨停工,需要暫停遠遊,意大利北部疫情失控的情況可能在西雅圖等美國大城市上演。
過去3年,筆者一再強調,除非美國遇上「外來」因素影響,否則不會進入經濟衰退。筆者認為這次疫情可列作「外來」因素,預計多個地區將步入衰退,中國將在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面臨衰退,而歐洲則早已停滯不前,就算目前未陷入衰退,也快將落入困局。
科技逆轉一體化
疫情顯然已重創航空業,航空公司已暫時取消部分國際航線,並開始縮減國內航班,全球對航空燃料需求銳減。研究公司Quill Intelligence行政總裁布斯( Danielle DiMartino Booth)的圖表顯示,美國至少一半機會遇上經濟衰退。如果疫情未能引爆過度擴張的美國債市,筆者預計經濟將在一年半載內雨過天青,伴隨股市出現「V」形反彈。若疫情觸發經濟危機,將迎來更加嚴峻的熊市,復甦步伐大大減慢。
筆者預計供應鏈問題將迫使製造商加快把生產線搬到鄰近市場,機械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嶄新的製造科技亦推動有關趨勢,企業將投放更多資金,刺激經濟增長。
不少人呼籲美國在貿易上跟中國斬纜,筆者對此不表苟同,疫情亦可能重塑中美關係。筆者建議特朗普政府不妨在「危機期間」取消向華加徵的關稅。疫情涉及人道問題,不止關乎美國或中國。美國取消關稅可營造友好的談判氣氛。若兩國未能達成共識,美國大可在疫情結束後,慢慢恢復向中國加徵關稅。受疫情影響,筆者信相內地較3個月前更加願意談判。
很多專家對疫情發表意見,共和黨戰略家梅爾曼(Bruce Mehlman)相信疫情勢將重塑華府的施政綱領,經濟學家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認為疫情不會煞停經濟增長。亨特指出,疫情衝擊內地中小企,而且災難仍未結束,當地八成工人為中小企打工。當聯儲局決定再次減息,吾友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資總監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及The Credit Strategist創辦人萊威特(Michael Lewitt)反應強烈,後者斥責聯儲局為「笨蛋聯盟」。
長話短說,新冠肺炎不僅是公共衞生危機,基於全球經濟緊扣,中國工廠工人咳嗽不停,足以導致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GDP)「一鋪清袋」。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