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4日
剛過去的可謂環球資產市場「死亡一周」,沙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發動原油減價戰,國際油價斷崖式大瀉,觸發高息債市急挫,然後就是一連串骨牌倒下,先是石油與頁岩油氣股票,今次特別恐慌的地方是,美國在極強的減息預期下,沽售潮竟延燒到投資級別企業債券,甚至「避險三寶」美債、黃金及日圓,亦只在周初早段上升,當美股三大指數首次出現熔斷下跌後,即陸續出現沽壓。
流動性緊絀 釀完美風暴
各國股市更是跌到四腳朝天,基本只要是自由市場,短期相關性皆變得極高,周四美股時段熔斷期間,資金出現「追沽」日經和恒指夜期的情況,可見金融機構處於非常強烈的「要錢不要貨」狀態,即使聯儲局即晚緊急向市場注入1.5萬億美元資金,也無法立即令市場回穩反彈。
考究恐慌背後原因,是油價單日急瀉三成後,牽連債市大亂,不只能源商品交易的對沖基金要倒閉,連規模更大的宏觀交易基金都出事,倫敦宏觀交易基金H2O Asset Management通知客戶錄得巨額虧損,就是明顯警號,流動性緊絀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美國大型企業包括飛機製造商波音、希爾頓酒店及永利澳門母企永利度假村,日前提取在銀行的備用信貸額,以應付疫情拖累收入大跌而衍生的現金流緊張情況,但又同時使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更趨緊絀,銀行因而有更大傾向沽售所持債券來提高流動性,層層疊加下,終於釀成今次環球資產市場Fire Sale的完美風暴。
憂放水無用 待各國「晒冷」
美國聯儲局帶頭放水,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及澳洲央行跟隨,中國人民銀行周五則宣布推定向降準,其他例如南韓、英國與意大利則重啟禁止股票沽空措施,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再次使用,多國「蘿蔔與棍」招數齊出,無非希望令市場回穩,執筆之時似乎亦已引發各地大市普遍反彈。
惟須留意一點,隨着利率愈來愈低, 「放水無用論」的說法正在市場成形,各國政府採用貨幣政策快速救市,然而到要推出財政政策時就緩慢得多,現時環球經濟衰退陰霾之下,遠水應該難救近火,單靠大水漫灌可以讓投資者安心多久,實屬疑問。當各國短期放水招數盡出,大市沽壓可能會加劇。
筆者估計,要逼到各國把財政政策「晒冷」之後,才會出現較明確的升浪,在此之前還是宜盡量多持現金,博反彈則以小注為佳。
筆者馮宏遠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企業透明度高 波動市穩軍心 |
上一篇: | 小心分段撈底變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