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英鎊於2018年底以兩年來最波動市況作結,2019年上半年隨着英國脫歐的限期一再延遲,波動性亦逐步減低。及至7月,被稱為「英國特朗普」的約翰遜出任首相,他揚言不論是否有協議也會脫歐,為英國帶來不確定因素,英鎊的波動性又再次抽升,英鎊兌美元滙價在2019年的高低位足足相差近一成。分析預料2020年英鎊將持續波動格局,隨時可以在一兩周之內,兌美元的升跌幅達200至300點子。
原定於2019年3月底的脫歐限期,三度推遲至2020年1月底。不過,這不代表引發市場動盪的因素已消失,英國人在12月12日面對當地5年內第三次國會選舉,亦是第五場大型選戰。
新貿易協議多未知數
在確認2019年內不會脫歐、掃除硬脫歐風險後,英鎊滙價於11月在1.27至1.3美元的近期高位徘徊。儘管國會大選定在12月舉行,但路透在11月初舉行的投資峰會上,資產管理人員普遍認為,無論誰人當選,英國均已避過無協議脫歐這個最差的可能性,反而擔心2020年1月31日的新脫歐死線,是新一輪煩惱的開端。
英國將要在落實脫歐後,與歐盟於2020年底過渡期完結前談判新的貿易協議,之後還要與世界其他國家作個別談判。倘趕不及簽訂新的貿易協議,勢將動搖企業對新投資的信心,削弱經濟增長及市場表現。
倘成事或見1.45美元
東亞銀行高級外滙市場策略師葉澤恒認為,英鎊波幅大的格局預期將於2020年維持,隨時可以在一兩周之內,英鎊兌美元的滙率升跌200至300點子。他認為,要脫歐的發展比較明朗化,而且得到英國朝野,以及歐盟的滿意之後,英鎊才會造好,預期屆時英鎊滙率有機會升上1.4美元的水位。在英國大選過後,2020年1月底之前能否順利脫歐很重要,否則市場情緒會較受脫歐言論衝擊。
滙豐環球外滙策略主管布洛姆(David Bloom)估計,英國國會大選任何事都可能發生,若結果能讓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預計英鎊有機會在2020年底前漲12%,兌美元見1.45。若出現無協議脫歐,將會下挫15%,至1.10水平。
英國的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總監勞德(Sonja Laud)表示,市場似乎未考慮到2020年脫歐限期以後的事,認為只有在大選後投資者才會關注,目下投機英鎊滙價走向風險太高。她認為,可能要待有確實的協議後,投資者才會有所反應,並預期英國與歐盟可能要3至4年才可達成長期的貿易協議。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