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
轉眼間,美股又接近創新高,如個多月前所言,中港股「七翻身」的力度有限,個人組合主要靠美股帶來回報,今周略談手上部分持倉,其實筆者選美股也沒什麼智慧,因為計估值死數的話,很多股都未必願意落注,故選股策略主要是西瓜靠大邊,趨炎附勢向一些龍頭股埋手。
過去一年,美股持續起落,其中一兩次接近全面清倉,唯一不離不棄應該只有亞馬遜(AMZN),原因之一是買入成本比較低,情形像A股的茅台(600519.SH),已有點收藏品的味道,因此,即使市況不太樂觀,仍不捨得沽出,寧願用對沖頂住,或最多減持至很基本的注碼。
開疆闢土壯大
美國倉儲式超市Costco在上海開業事件可見,中國人鑽空子能力太強,美國人的生意相對容易做,由於亞馬遜出名服務好,這是其核心競爭力,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亦有野心開疆闢土,以至亞馬遜的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不斷擴大。
有說亞馬遜所處的電商市場TAM達20萬億美元,亞馬遜雲服務(AWS)的TAM亦達1萬億美元,兩者目前的滲透率只有10%,加上廣告、商業供應,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市場,比較值得亞馬遜擔心的應該不是市場規模,而是反壟斷的調查。
此外,上述是Amazon Prime、Fulfillment by Amazon(FBA)、AWS等主要業務,若計及Amazon Go無人便利店、網上藥店PillPack、直播映片串流平台Twitch、與巴郡和摩通有關健康服務的合作,以至海外市場,其TAM將更加驚人。
電商黏性更高
全球Prime會員人數早已突破1億,這訂閱服務為會員提供各種優惠,如免費在兩天內送貨、影片和音樂串流服務、Whole Foods特別優惠,使亞馬遜電商平台的用戶黏性更高。去年,平台中由第三方賣家銷售的商品和服務價值約1600億美元,佔總數約58%,透過FBA,第三方商戶使用亞馬遜的物流和送貨設施發貨,甚至處理退貨和客戶服務要求。
筆者早年在「FAAAT真.肥仔水」一文已指出,亞馬遜的護城河是在美國無出其右的物流倉儲設施, FBA的盛行更突顯其優勢;至於AWS更不用多談,過去3年,該業務以超過40%速度增長,去年營運收入達70億美元,是全球第一大「雲」,亦是亞馬遜股價起飛的其中一個關鍵。
硬件盡顯優勢
亞馬遜的硬件業務亦愈做愈好,今月初宣布了新的Fire TV Cube和Fire TV陣容,在假日季節前還有其他產品等待更新,包括Echo系列揚聲器、更便宜的Fire TV平板電腦等,預計會在今月25日舉辦的大型硬件活動發布。
去年發布會公布了大量新硬件,包括整個Echo陣容的全面刷新、Echo Auto和Echo Input硬件的引入,以進一步擴展語音助手服務Alexa,Fire TV Recast,甚至是Alexa集成的微波爐和掛鐘,今年亞馬遜續會分享來自設備和服務團隊的新猷。
本文原本想略談部分美國持股,豈料單講亞馬遜已用盡篇幅,算是填補約3年前介紹FAAAT(Facebook、Alibaba、Alphabet、Amazon、Tencent)中最後的一片空白,因為其餘4股在隨後都有專文分析,反而未有大篇幅寫過亞馬遜,偏偏該股是這幾年個人揸得較穩的持倉,其他股份都因大大小小問題而走過位。
無論如何,所謂西瓜靠大邊,亞馬遜這一邊,不可謂不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工智能改善醫療生態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