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2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經濟差樓市高危 銀行驚無險可守

踏入9月,香港局勢繼續動盪,雪上加霜的是中美關係仍然陷於僵局,兩國新一輪互徵關稅措施如期在9月1日生效,同時人民幣持續貶值,香港經濟前景進一步惡化。現在令人更擔心的是香港會否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這個小型開放經濟體,正處於非常脆弱的時刻。

本地抗議活動持續,零售、旅遊層面受到的衝擊加劇,據悉近月翠華(01314)至少有3間旺區分店結束,多間中式酒樓及食肆相繼停業,連地區小店也捱不住。以往租金高昂,就算生意多也只能賺取微利,現在眼見旅客人流大減,不知要蝕到幾時,惟有止血離場。

雖然經濟面臨寒冬,到目前為止,仍未出現資金大規模外流的跡象。據金融業界分析,若干指標可以衡量香港是否爆發走資潮。銀行體系總結餘的變化是最明顯的資金流動壓力指標之一,該結餘從去年4月約1800億港元縮減至今年3月約540億港元【圖1】,之後無大變動,大和資本認為,這可能與美國聯儲局此前加息相關。

香港銀行持有的外幣資產水平變化亦是資本流動的另一參考。大和稱,自2017年中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以來,香港外幣資產已減少450多億美元,估計在陷入流動性危機、觸發銀行借貸成本激增之前,仍有近1400億美元的緩衝。

暫未見資金大舉流走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指標是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圖2】。星展銀行指出,如果HIBOR持續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高於美元借貸成本,便代表資金流出。因為當資金流出金融體系,流動性會變得緊張,利率便會攀升。港元利率在多數情況下低於美國借貸成本,但基於季節性因素,通常6月底和7月初會短暫高出。

另一方面,若港元存款出現實質性下降,亦可能顯示投資者正把港幣資產轉換成外幣。不過,金管局數據顯示,本地銀行客戶截至6月底持有13.6萬億港元存款,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仍然接近歷史高位【圖3】。

此外,香港和內地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提供觀察跨境資金每日流動的機會。目前而言,內地投資者正在趁港股下跌低價買入,在截至上周的一個月內,內地投資者累計淨增持規模超過85億美元。

香港擁有全球市值第四大的股票市場,港股在過去歷次危機中都出現下跌,惟以往的市場規模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儘管這些數據未看到嚴重資金外流跡象,香港的政界和商界已警告,示威活動將對經濟造成長期創傷。他們擔心,若實行《緊急法》,對經濟有致命衝擊。這條近百年前的殖民地時期法例,令特首擁有無上權力,可查封機構資產,拉人封艇,禁絕媒體,到時大部分國家為國民安全着想,或會大規模撤僑,撤走駐港機構,以免資金被查封。

至於其他惡果,例如股市大崩盤只是前奏,最大麻煩是百業之母銀行及金融業。本地銀行資產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GDP)約8.5倍,而股票市場約40%交易量來自海外,意味着一旦存款和投資大量撤走,將對香港經濟和市場造成沉重打擊。不幸出現擠提,更會令銀行面臨信心危機,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即使不實施《緊急法》,香港經濟幾大支柱:旅遊、零售、運輸及貿易仍面臨收縮,失業率大幅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此前曾說過,香港樓市經過多年瘋癲上升後,本已脆弱不堪,現在住宅、寫字樓及零售商舖都面臨大跌價風險,偏偏香港銀行大部分貸款都在地產相關資產上。

貸款集中樓按難緩衝

翻查最近公布業績的恒生銀行(00011)財務報表,截至今年6月底止本地使用貸款總額達6933億港元,其中個人住宅按揭貸款2346億港元、工商業物業相關貸款達2250億港元,佔本地使用貸款66%以上,貸款組合一面倒集中在樓市。

在過去十多年的樓市榮景中,這些貸款被視為低風險組合,以平衡商業貸款、信用卡及其他貸款的風險。一旦樓市在來年拾級而下,又遇上就業市場大幅萎縮,銀行應該會好驚,因為高風險的商業貸款風險上升,而原本低風險的物業貸款亦再無緩衝,令整體風險進一步升高。

恒生和滙豐最近宣布削減按揭回贈及調高封頂利率,小型銀行如招商、永隆宣布推出全城最高的5厘定存利率優惠,是銀行落雨收遮的前奏,預告香港樓市將出現跌市風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