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
7月29日,周一。環球央行老鴿上身,在起初階段,股債金各自精采,買什麼也能賺錢,但當大部分人都有可觀利潤在手時,投資者/炒家就會停一停、想一想,這種皆大歡喜的局面還可以維持多久。猶豫心態一起,獲利回吐/食糊意欲就會相應增強,原先單向而行的資產價格開始步入整固,市場焦點重新回到不同經濟體各自的基本因素,而貨幣政策關注面也會由絕對寬鬆轉向相對鬆緊。
差別性對待寬鬆政策
富經驗的炒家都明白,objects in motion tend to stay in motion,已出現的勢頭不會說完就完,但要確保動力不明顯減弱甚至消失,上述變數如何發展下去便舉足輕重。
從這個角度着眼,金價爆升後陷入拉鋸狀態,惟近兩三周仍能穩守千四至1430美元區間內偏強水平,而美股標普500指數過去8周有6周上升,恐怕得多謝一個人: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
歐央行先於聯儲局議息,上周四會後聲明並沒有任何令人意外的元素,決策者一如所料為9月推出新一輪寬鬆措施鋪路。較少人注意的是,在歐央行宣布議息結果前兩天,德國先公布製造業PMI跌至7年新低,翌日發表的ifo調查更顯示德國商業信心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德拉吉上周於議息後記者會上發言,口氣非但不如市場想像般「鴿」,且予人歐央行對具體政策行動尚未取得共識之感。更令人詫異的是,德拉吉指決策者於會上沒有討論減息,只一致認為有需要設法緩和負利率對銀行的衝擊。
正如前述,炒寬鬆到了目前階段,差別性對待不同經濟體貨幣政策將重新主導市場。換句話說,投資者不能單獨地拆解歐央行聲明和德拉吉言論,必須多走一步,仔細思考這一切對議息在即的聯儲局有何意義。
美滙動向舉足輕重
在老畢看來,主要有兩方面:
一、美國減息理據本就不像某些人說得那麼充分,上周五公布的第二季GDP不但勝於預期,消費開支增長尤其強勁。連同6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一起看,美國經濟相對歐洲優勝豈止一籌?德拉吉上周若大力放鴿,本已具備走俏條件的美元只會增添升壓,特朗普再不喜歡,恐怕也阻止不了此一勢頭。
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上周五開口為干預滙市「闢謠」,言猶在耳便給侵侵「兜巴星」,特朗普急不及待「澄清」,所有選項皆不能排除。試想,德拉吉倘積極傳達歐央行寬鬆意向,而聯儲局則在美國經濟數據偏強下只減息四分一厘,會後聲明和鮑威爾記者會又無法釋除市場對美國放寬政策點到即止的疑慮,歐美此消彼長,目前已逼近98水平的美滙指數勢必強上加強,狂人總統若忍無可忍,財長努欽即使不認同干預,只怕也得唯命是從。
聯儲局雖一再重申獨立性不容干擾,同時擺出從不理會美元強弱的姿態,惟市場若因白宮胡搞或美滙進一步走強而劇烈波動,鮑公很難視而不見。
降低儲局決策門檻
從這一層面着眼,德拉吉沒有市場想像般鴿,等於間接降低美國央行決策門檻,聯儲局減息多達半厘以阻美滙急升的壓力得以紓緩。
老畢認為,從objects in motion tend to stay in motion的角度看,聯儲局只減息四分一厘卻對進一步調低利率持開放態度,勝於真的以減息半厘傳達「買保險」訊息。理由是,第一種情況有助市場維持對美國啟動減息周期(rate-cut cycle)的憧憬,第二種情況則更像一次性防患於未然。股債金以至美滙是否認同在下見解,很快便會揭盅。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煤價穩中向好 大煤企有錢途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