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12日

管理新思維

公關人生25載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張樹槐(恒生銀行行政總裁高級顧問)

 

潘 潘嘉陽(Larry)  李 李靜宜  張 張樹槐(Walter)

 

李:水哥(Walter),你一向與媒體關係融洽,他們才會給你起了多個親切的綽號。你加入恒生銀行已25年,四分一世紀的人生埋首於企業傳訊。早年你曾在《南華早報》任職8年,在1994年加入恒生後,創立恒生的傳訊和可持續發展部門。

張:最初獵頭公司找我,我也覺得有點奇怪,畢竟對銀行業務一竅不通。但本身亦想嘗試新事物,便毅然接受。

誠實是第一要務

潘:由傳媒工作者變身為企業傳訊人員,工作上有哪些差別?

張:的確需要時間適應,並非人人都適合擔任此職。其實獵頭人也是南早的前同事,他說自己性格就不適合,因為只會「有碗講碗,有碟話碟」,但公關總要想一想,這樣公布是否合適?遇上記者的尖銳提問,我們要怎樣將事實展現人前?

不過我始終流着傳媒的血,所以很多傳媒界也視我為朋友。我由始至終秉持一個原則,向他們坦言不能毫無保留地把所有事情相告,因為彼此立場有異,但我不會說謊欺騙你。你視乎自己收集到多少資料,再自行推敲,決定要寫到什麼程度。我們必須與傳媒建立互信,假如對方不相信你,往後彼此就會形同陌路人。

潘:你從事企業傳訊始終有一項優勢,因為你曾擔任記者,會明白記者的需求。

張:是的,我可以針對他的需要,提供有用資料。當你猜想到記者會寫某個角度,便會嘗試向他提供另一種角度和看法。

潘:最難的是,你知道有些東西不可言說,但卻忍不住說漏了嘴。會這樣嗎?

張:我倒不會。身為公關,要在事前思考清楚,分辨可說和不可說的話,要知道說到那個部分就要適可而止。有時要跟記者明言,我只能說到這裏。

潘:你在恒生前後服務過六位CEO,假如CEO失言了,你會怎樣補救?

張:市民對銀行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曾經有一次我們給了傳媒錯誤的資料,有幾份報章已經刊登。我問時任CEO(柯清輝),出錯了該怎麼辦?他說認錯就是了。我唯有硬着頭皮向傳媒說我們之前提供的資料是錯的。幸好傳媒朋友善待我們,輕鬆地作出糾正。此事過後,傳媒對我們更為信任,我們反而贏得好感。所以就算犯錯了,也毋須張皇失措,最重要誠實,不要撒謊。

企業傳訊新轉變

李:依你所見,過去25年企業傳訊的工作模式有何演變?

張:以前公司大都只着重與傳統媒體的關係,例如會着緊今次活動有多少份報章報道。但現在網上媒體興起,不少銀行客戶甚至會直接在他們的Facebook予以讚賞或批評。故現時的傳訊渠道已不限於報紙和電視,而是變得多樣化。我們的反應亦要更為迅速。過往報章要在翌日才報道,但現時都有網上新聞,會即時發布。我們要立即看看這些報道有否錯失或缺漏,並請報館更正網上新聞內容。Facebook等社交媒體也要密切注意,假如客戶的投訴正確,我們便通知有關部門。我也曾在自己的Facebook回應,很快便平息事件,對方甚至會留言讚賞。網上的消息或批評傳播得又快又廣,不能鬆懈。

另外,過往我們主要給報社發放新聞稿,但為了迎合現今的媒體,可能還要拍影片,並且要注意親切感,不要太過死板。我們不能只着重文字,就算是文字,用字也和往昔有別。太沉悶的文案沒有人會刊登和傳閱,要構思較為趣怪和活潑的用語。圖像和影片也比過往重要,例如我們推廣打乒乓球,也拍過多段生動的影片。其實成本不高,每段影片數萬元,但每段都獲得逾20萬個點擊。反之,假如花數萬元在報章登廣告,也登不了幾份,刊登的篇幅也有限。

李:有些傳媒或許會覺得企業傳訊「賣花讚花香」,他們會否刻意尋找負面或另類的角度去報道?有什麼化解方法?

張:可以構思一些更有趣或更重要的角度,吸引記者採用。我們要不斷構思更多新點子。

潘:你們要令訊息更有趣、更有賣點,或整體而言令記者更容易把工作做好,你們是否要經常進行「腦震盪」?

張:是的。我們有時就像導演一樣,要構思許多新穎角度,才能在網上和社交媒體上吸引觀眾的眼球,這背後要花很多心思。即使相類似的新聞發布,也要想一想今次報道能否有點新意,例如設計不同的背景,採用不同拍照角度,以及換一換推廣人員出場時手持的道具。我們要每日進步,每次進步。

可持續發展大潮

李:1994年你在恒生創立的部門,還同時兼顧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似乎到近年才流行,當時想法是怎樣的?

張:當時主要從事公益事業,捐錢、做義工。後來感到環保也很重要,以香港公司來說我們算是先驅,例如在2003年起,我們的宴會廳(博愛堂)不再提供魚翅入饌,這在當時頗為罕見。

潘:你們是怎樣由慈善為主,過渡至現時港交所要求的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呢?

張:社會意識已逐漸改變,愈來愈注重環保。問題已是迫在眉睫,南北極的冰塊已在急速融化,令人憂心如焚,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都要在環保方面盡己所能。假如企業也不去起領頭作用,地球的處境就岌岌可危。恒生辦公大樓的冷氣溫度規定是24度,不像香港許多商場冷得令人發抖。當然如果穿西裝的同事感到太熱,那在公司把它脫下就好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求供應商致力推行環保措施。我們亦在社會宣傳環保,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李:港交所要求ESG報告包含數據,盡量把企業的行動量化。你們會怎樣做?

張:今天的企業不能只叫口號,還要有實際的目標。例如去年我們的碳排放減少了5%,當然這也節省了電費。我們必須加快減少碳排放,否則全球暖化會更為不堪設想。再者,現時投資者也會關心公司的ESG表現,甚至有愈來愈多的ESG基金只投資着重ESG的企業。商界也是不可不察。

潘:事實上,當ESG做得出色,市民留意到企業並非只重盈利,還會善待社會和員工,便能爭取到他們的信任,即使出現醜聞,也因底子較厚,較能得到市民體諒,不至於連道歉也沒有人體諒。另外,現今年輕人非常着重環保,綠色企業將能吸引他們投效,並能加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

李:你提到企業傳訊需要新意,那從事ESG是否也要一脈相承?

張:我們要每年提交ESG報告。報告的用字、插圖以至影片都要費盡心思。很多人一聽到可持續發展就覺得沉悶,那我們能否有趣而扼要地編撰這份報告?現時許多ESG報告都製作得非常精美,令人一目了然,甚至賞心悅目。如Larry所言,當我們的ESG表現廣獲認同,員工會更有歸屬感,公眾和投資者也會對我們更為信任。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7月14日題目: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嘉賓: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盧永鴻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