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17日

財經路向

要求Verizon賠償 華為上演反擊戰?

華為要求Verizon支付10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表明這家受美國圍堵的中國企業,可能要改變對待美國市場的策略。

據知情人士對路透表示,華為一位高層在2月的一封信函中,提出上述要求,有關專利許可費將涵蓋230多項華為專利。

然而,Verizon發言人Rich Young未就具體問題置評,稱「因為這是一個潛在的法律問題」。

他續表示,這些問題不僅是Verizon的問題。鑑於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背景,任何涉及華為的問題都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引起國內和國際關注。華為方面則沒有回應。

專利授權在電訊等技術複雜的行業中十分常見,隨着技術發展,現在要避免違反或者說「侵犯」專利權變得更難。目前在美國的有效專利數量高達數百萬項,一部普通的智慧手機,便涉及數十萬項專利。

授權費收入可觀

蘋果、諾基亞和高通等企業,擁有世界各國授予成千上萬項的專利。而這些企業嘗試從龐大的專利庫中賺錢也很正常,如諾基亞每年從對外專利授權獲取的收入,便超過10億美元。

紐約的專利領域律師Gaston Kroub指出,像Verizon這樣的大公司將試圖確定可能發生侵權的專利,但難度極高,因為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專利申請獲得批准。他直言,Verizon這樣有經驗的公司明白,任何技術的授權方都有可能在任何時候找上門,又稱無線運營商和智慧手機廠商的理念,可能就是「等事情發生再去理會,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下一個敲門的會是誰」。

明尼蘇達大學專利法教授Tom Cotter表示,華為管理層可能認為Verizon侵犯它們在美國的專利權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出於商業原因,一直等到現在才來索償。

Cotter說,專利持有方「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不主張其專利權,但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主張權利」。

如果Verizon不支付款項,會出現什麼情況?華為可能最終會到美國法院起訴Verizon侵犯專利權。

雖然部分專利許可爭端不經訴訟就能得以解決,但提出訴訟也相當普遍。華為和三星電子最近便就保密條款相關的全球法律糾紛達成和解。

專利案件中的被告方通常會辯稱, 並未侵犯原告所主張的專利,或者聲稱專利被錯誤授予,應當予以撤銷。

在訴訟案中,專利所有者可以請求法官禁止侵權產品的銷售。儘管美國很少發布這樣的禁令,但這種威脅可以促使被告方與專利所有者達成和解。

法律專家認為,華為可能已經準備好上法庭。Kroub坦言,華為怎麼可能開價10億美元卻沒有做好被對方回絕的準備(至少一開始可能被回絕),並為需要提出訴訟做好準備。

華為長期以來一直作為辯護方反擊美國專利侵權指控而為人所知,而非專利訴訟的發起方,但這種情形可能改變。科技公司Relecura的專利分析師George Koomullil稱,在10年至15年前,華為申請的專利數量還比較少,但該公司自2007年前後以來申請大量專利,在近年更愈益明顯。

近10年申請大量專利

Kroub相信,由於美國政府限制華為在美國銷售產品的能力,該公司現在可能更傾向於將美國專利變現。

美國去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以國家安全顧慮為由,針對使用聯邦資金購買華為產品制定了廣泛禁令。特朗普政府上月禁止華為在未獲得特別批准的情況下購買美國關鍵技術,並實際上禁止美國電訊網路使用華為設備。

Kroub估計,華為的授權要求可能反映出「想找到方法讓美國市場產生收入的迫切心理,特別是考慮到傳統的出售產品方式已經行不通」。

McCarter & English的政府合同律師Franklin Turner則認為,提出專利許可問題可能也是華為「報復」美國的一種手段。

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上周四在推特上發文,稱華為向Verizon提出的專利許可費要求,是「通過提出毫無根據但代價高昂的專利主張,來報復美國的企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