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不久之前,市場才表露對今年環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美國聯儲局亦因此決定放慢今年加息步伐。不過轉眼間,市場的擔憂似不復見,過去一個多月,中港股市直線向上。幸福來得有點兒突然,牛市是否再次重現,令人難以置信。
股市往往令人猜不透,去年初當人人都看好環球經濟持續復甦之時,大市卻毅然見頂回落。最初,不少投資者均以為只是技術性調整,但結果大市一瀉千里。恒指由1月底高位33484點,跌至10月底的低位24541點,總共跌去26.7%。
瀉完再升 令人猜不透
實體經濟表現影響股民信心,股市發展亦對企業融資有明顯影響,進而左右實體經濟發展。因此過去一年,股市大跌之下亦令企業融資更為困難,尤其是透過股權質押融資的企業,「爆煲」個案時有出現。
當市場信心跌至谷底,股市反而在此時開始攀升,今年以來恒指已累漲11.5%,滬深指數亦分別回升12.5%及19.5%。
投資者重新回流股市,港股近日成交維持在千億元以上,A股成交金額亦攀升至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已宣布了不少救市政策,降準「放水」、減稅、提供消費補貼、增加基建投資等等。不過,以上政策只對個別行業帶來正面影響,對整體大市的助力不大。
若從政策層面看,中國方面近期亦沒有公布太多令人驚喜的政策;加上內地上市企業最近公布2018年業績不太理想,1月份宏觀數據亦疲弱。故此,中國國內談不上有太多足以令大市持續攀升的理由。
美國因素刺激影響大
不過,近月最大轉變其實來自美國,一方面聯儲局由於擔心美國經濟增長放慢,有意減慢今年的加息步伐;另一方面,經濟展望不佳亦令美國總統特朗普少了一份傲氣,答應暫停對中國加徵新關稅,並重啟談判。
特朗普展現出願意與中國和解的十足誠意,令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前景看法轉趨樂觀,相信最壞時刻或已過去。所以,資金紛紛回流股市,造就了過去兩月來的股市大飆升。
從過去多年港股的發展看來,中美兩國的政策一直是左右港股的最大因素,當中尤其以美國的影響力最強大。近年港股的大升大跌,可說是「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此前,還有機構預測美國明年或會陷入經濟衰退,但今年以來股市大升,又似乎把以上的憂慮一掃而空。正如上文提到,實體經濟與股市互相影響,市場能否借股市回升的東風,令衰退的可能性大減,值得繼續觀察。
無論如何,作為投資者,與其自作聰明猜度市場走勢,倒不如順勢而行。不過,仍要提防市場可能隨時逆轉,目前唯有見步行步,不必過分悲觀或樂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創板掀券商基金投資熱 |
上一篇: | 中央放水養魚 大時代似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