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5日

管理新思維

從地產發展至社會創新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關志康、程潔明

嘉賓:鄧耀昇(陞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關 關志康(Jacky)  程 程潔明  鄧 鄧耀昇

 

關:你們的公司最初在地產界嶄露頭角,後來再踏足多門行業,可否介紹一下你的背景?

鄧:我爸爸鄧成波先生較為人所認識,被稱為「舖王」。然而為迎合香港和環球趨勢,轉型是必需的。我大概在5年前加入這門家族生意,這幾年,我們把業務擴展到酒店、餐飲、通訊、金融等界別。

企業價值應合乎民情

程:現在你管理幾十個品牌,涉獵多門行業,遠比以往繁複。為何你們捨易取難?

鄧:其中一個原因是想分散風險。香港以地產和金融獲利最好,而且所需人手較少,相反酒店和餐飲要聘用很多同事,但我們還是不厭其煩,聘請上千員工,踏足多門行業。我們可能是用100個員工賺90%的收益,另外3000人則賺其餘10%的利潤。但我們能從中吸收到許多資訊,從而把握更多投資機遇。

今天我們如果投資海外,未必直接進軍房地產。我們在別的行業也有品牌和專才。我們可以先經營一門小型業務,領略了當地民情,才再考慮開拓資本更大的業務。此外,這也是一種進化。我們由地產起家,它為我們帶來了資本、品牌和人才,擴大了我們的平台。接下來,我們希望這個平台還能向外輸出我們的管理和文化理念,帶領社會前進。
關:你們經營的新業務均關乎民生,有時難免會接到投訴甚至上報紙。在這方面你有什麼管理心得?

鄧:我和Jacky也曾經探討過CSV(Creating Shared Value,創造共享價值)這個概念。我們的價值應與市民大眾盡量吻合,這也是我們近年轉型的關鍵。雖然你也是一家牟利機構,但你有沒有把這些利潤投放到社會和員工呢?還是你用這筆資金來為害社會?如果我們有CSV,那樣一旦遇上負面新聞,別人也因為認識你的本心和初衷,知道你並非故意與大眾為敵,便能紓緩負面影響。

我們平日也要保持虛心,並與市民建立關係。業務總會有瑕疵,難免會遇上投訴,但我們會正面地接受。假如他不發一言,那就是對你徹底失望,這才是最壞的情況。假如他願意投訴,你就去改善吧,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但如果人們投訴了100次,你還是毫無改進,那你根本就不適合做生意了。

程:可否再深入談一談,你們如何創造共享價值?那些價值是什麼?

鄧:只要我們有共同價值觀,彼此就能夠成為朋友。大家也曾經有這種感覺:為何相識時間尚短,但卻感到十分投契?那就是因為有共同價值觀、共同的理念。我們有些業務是參照了社會的熱門話題,例如我們觀察到香港人口老化,以及青年的創業難題,因此便展開相關業務。

協助青年和長者發揮

關:先談談青年創業吧。現在的年輕人早慧,想在年少時便開創一番事業。我知道你們在這方面提供了支援。

鄧:我們循3個途徑進發。第一,我們在觀塘和旺角設置了共同創作平台,稱之為The Wave,共有超過200位創業家進駐。也許你覺得那只是一個商務中心,但我們的團隊投放了很多心力去扶助創業人士,會轉介我們的商業網絡和商機,提升創業成功率。

第二,我們在公司裏推動「內創業家」的文化,員工可以在集團內創業。他們在打工時可能有一些創業的念頭,故打算離開公司。但既然他有想法、有幹勁,我們當然希望留住他;而配合上我們的資源,其實更能讓他的想法實現。成功的話,我們就多培育了一位老闆,他亦可以擁有股份。

第三,在過往3個月,我們於11個國家招納了逾400份商業建議書,大部分來自45歲以下的青年創業家。接下來我們的一個精英小隊會嘗試把這些創業思維,結合我們的商業平台和香港的生態,協助他們發揮。

學校能帶給年輕人學術知識,但畢業後應該怎樣選擇,怎樣繼續鍛煉下去?我們希望能提供一條出路。你不一定要立即打工或到海外深造,如果你有想法和熱誠,我們可以助你一嘗創業心願,並分享所需的資源、經驗和知識。接下來我們還打算走進中學,為他們培育創業家精神和逆境應變的能力。

關:你們視這些新猷為社會服務還是生意?

鄧:其實已經無法區分。如果那只是社會服務,我又怎會有足夠的資源去持續投入?如果那純粹是一門生意,我可能會變得比較短視。我們希望投資在年輕人身上,從中得到回報,然後進行更大的投資。我得到商機,年輕人又能成為老闆,並開創就業機會,帶來更多創新,進而推動社會轉型。

關:你們的確演繹了CSV的真諦,達到雙贏。生意人獲利之餘,持份者如年輕人也獲得裨益。養老方面你又如何創造共享價值?

鄧:我們在九龍城有一個名為Patina的項目,並稱之為銀齡綜合平台。它是以退休人士為對象的服務式住宅,設有養老院、會所等。業務本身並不複雜,政府也有類似項目,但我們的目標是給市場多一個選擇。香港的養老辦法不多,就算你很富有,能在家裏聘請幾位看護,但我想那仍然比較孤獨。我們希望建立一些社區,讓背景相近的長者互相支持,退休生活便更多姿多采。他們一方面獲得照顧,更為健康;另一方面甚至可以繼續為社會服務,能夠有自己的角色,人生過得有尊嚴。與此同時,社會的生產力得以提高,養老的擔子也能減輕。

這只是一個起步。我們正與政府商量,看如何可以加大服務容量。假如行業規模太小,就無法吸引人才,亦無法吸引年輕人為這門事業進修,這仍是雞與雞蛋的問題。

關:開拓這些新業務遠比經營地產困難,當中有沒有一些片段令你感到鼓舞,推動你繼續奮鬥?

鄧:政府、NGO等與我們接洽時,感受到做生意原來不一定只有銅臭,我們也可以利用商業模式,讓社會持續發展。我們的理想是,未來不再區分企業、社企和NGO,就只剩下有理念的團體,共同改善社會。我希望企業都能抱持NGO的心態,營運之餘也同時解決社會問題。但願未來有更多類似The Wave、Patina以至Green Monday等的團體冒起。我最大的體會是你做生意之餘,別人是多謝你的。

糾正資本主義的弊處

關:你是一位有心人,賺錢有很多辦法,但你對年輕人和長者抱有愛心,所以不辭勞苦地去幫助他們。那是否源於你對社會的發展模式有一種願景?

鄧:我相信大家對於資本社會的一些後果,都感到身受其害。我相信是時候去集結一些資源、想法和專業,去創造更美滿的社區。我們應該重新找到人類在地球應有的角色,不再破壞地球,不再互相攻伐,而是共同創造美好的文明。
我們公司也是社會其中一員,會盡力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已清晰告訴我們,它需要的不是一個牟取暴利的老闆,而是一家能夠在多方面與社會尋求共同價值的企業。我們的回報,就是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那將會成為一個引擎,推動集團繼續發展。

最後想像一下,未來的人會怎樣看我們這些老祖宗?是讚美還是詛咒?如果我們只着重這一代的近親,決策就容易變得短視。但我比別人幸運,可說是不愁吃喝,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去支援其他同樣很有想法的人,讓他們也夢想成真。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2月17日題目:可持續發展戰略;嘉賓:潔科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敏枝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