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22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人口紅利漸殆盡 中國老齡化嚴峻

中國2018年第四季GDP增長6.4%,為2009年第一季以來最慢,全年則增長6.6%,為28年以來最慢。對於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早有所料,亦保住去年3月「兩會」提出的「6.5%左右」目標,因此對股市影響不大。

內地經濟數據經過多重粉飾,實際參考價值有多大,市場心裏有數,相比之下,內地人口數據更值得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人口較對上一年減少,出生規模連續第二年萎縮,出生率為歷史最低,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創新高,勞動人口也首次下降。

截至2018年底止,內地總人口13.95億,較2017年底增加530萬,2017年新增人口為737萬。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較2017年的1723萬少約200萬,2016年約1786萬,人口出生規模連續第二年萎縮。2018年人口出生率10.94%,是自1949年以來最低,人口死亡率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億,佔總人口比重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佔11.9%。截至去年底,全國就業人數77586萬,比2017年底減少約54萬,為近代史以來首次下降。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推出後,出生人口攀至1786萬,創2000年以來新高,之後便連續下滑。低生育率伴隨人口老齡化,中國人口結構將更趨向倒三角形,情況非常惡劣。

根據以上出生率趨勢,人口紅利消失是必然,最壞情況是人口懸崖危機,這概念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瑞丹特(Harry S. Dent Jr)在The Demograghic Cliff一書中提出,當人口老化與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消失殆盡之時,不可避免地導致蕭條,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跳下懸崖。政府行為可以影響人口趨勢,但無法做到對已經成形的趨勢和人口結構進行快速有效調整。

2030年料踏入負增長期

據聯合國預測,中國人口將於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2050年減少到13.64億,2065年至12.48億,縮減到1996年的規模。如果中國生育率一直保持在以上低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於2027年出現,2065年人口減少至11.72億,相當於1990年的規模。

然而,中國情況又比歐美國家為差,因為社會福利被比下去,老年人靠社保、低保維持不了生計,老來無依又如何捨得消費?中國要刺激消費,惟老年保障不足,有錢寧可儲蓄。

更大鑊是醫療技術進步,本身已較長壽的中國人更長壽,即使不是活到120歲,活到90多歲也變得普及,無論對整個國家的社會保障開支,抑或個人消費意欲,都構成永久性改變。因此,香港政府突然把領取老年綜援的門檻提高,是大勢所趨,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

中央逼令藥企減價有因

從香港政府的突然舉動可見,一些政策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例如去年內地要求「帶量採購 以量換價」,逼令藥企大幅減價,就是看到人口老化這一重大風險。

中國人對藥物需求量大,藥企年年賺大錢,國家當然要向藥企開刀,但推出政策過程太過粗暴,連累一眾藥股投資者,一個大浪,中國生物製藥(01177)股價由近14元跌至4.5元水平。

最近內地當局似乎察覺到對股市的影響,政策會放鬆多久?那要視乎中國老齡化程度,也許維持不了多少年,又會強推政策要求藥企降價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