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中美貿易談判有進展,加上市場憧憬中央在經濟放緩愈見明顯下會推出刺激措施,帶動A股周中揚升,惟周五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均遜預期,拖累滬指回落,幾乎蒸發掉之前3天的升幅,並再失守2600關,全日跌40點(1.53%),收報2593點。
今年以來,A股表現一直積弱,滬指自1月底創今年高位3587點後便反覆尋底,直至10月中旬低見2449點,失守2016年「熔斷底」後才喘穩跡象,年內最多曾瀉超過三成,堪稱「熊絕全球」。12月尚餘11個交易日,倘若未能由現水平再升約228點(8.8%),無法重上9月底水平(2821點),滬指第四季將再度見紅,並為歷來第三次季線「五連陰」。
據統計,滬指連跌五季以往只曾出現兩次,第一次是2005年第二季,另一次在2008年第四季。無獨有偶,兩次季線「五連陰」後,A股都出現一輪強勁升勢。
A股迄今的史上最強牛市,就是始於2005年6月,滬指從低位998點緩步向上,當時股權分置改革啟動成為升市催化劑,加上人民幣因滙改大幅升值,推動滬指兩年多飆升超過5倍,於2007年10月創出6124點的歷史新高。
不過A股「強牛」盛極而衰,在見頂後隨即連跌5季,直至2008年10月共蒸發七成漲幅,還撞正美國爆發金融海嘯,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推出4萬億人民幣救市方案,成功刺激滬指在7個多月間,由低位1664點飆逾一倍,至3478點高位。
換句話說,不論是大牛市的起點,抑或是暴跌後回升,季線「五連陰」似乎都預示滬指大致見底。以目前市況,滬指估計本月底重上2821點的機會不高,今季如果同樣報跌收場,將出現第三次季線「五連陰」;能否複製過往兩次走勢,除取決於中美貿易談判發展外,還很大程度上視乎中央有沒有強力的扶持政策。
據悉,為來年經濟政策定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舉行,面對貿易戰等「外憂」及經濟下行的「內患」夾擊,市場正期待中央推出措施救市。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中央刺激經濟措施屬重大利好,或有機會扭轉滬指第四季見紅的命運。然而,儘管季線不致「五連跌」,A股的升浪也會在中央托市的利好帶動下,提早開始。
目前A股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並吸引市場資金流入。【附圖】所見,自7月份開始,經美國ETF流入中國股市的資金持續增加,更於11月23日創出自2014年起有紀錄以來新高,達到17.66億美元,外資流入A股的趨勢明顯。
A股繼「入摩」及「入富」後,12月初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表示,旗下指數明年9月底開始亦會納入A股,再加上「滬倫通」快將開通,中國股市國際化提速,A股可受惠外來增量資金的支持。
當然,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始終左右市場情緒,但擾攘多月後,利淡因素應已大部分反映,中央出台的刺激經濟措施,才是A股後市的關鍵。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