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4日

管理新思維

香港手襪業的挑戰與未來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林曉盈(凱盈集團創始人)

 

潘 潘嘉陽  李 李靜宜  林 林曉盈(Juliana)

 


潘:今天的嘉賓從事手襪業,請Juliana先為我們簡介它在香港的歷史吧。

林:手襪業屬於製衣的分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在香港興旺一時。後來內地改革開放,它也隨其他工業北移,有的則遷移到東南亞。時至今天,香港廠商佔美加手襪市場的兩至三成,有一定地位。

美加市場具一定地位

李:經營手襪業有什麼挑戰?跟成衣有沒有分別?

林:手襪有明顯的淡旺季。工廠總希望全年都能讓工人開工,無奈手襪的需求集中在冬季。那在淡季時要如何帶給工人溫飽?每逢淡季,即使買家出價便宜,我們也會接一些訂單,好運的話就能收支平衡,但就算有所虧損,只要能夠留住技術熟練的工人,也算值得。不過現在遭逢氣候變化,氣溫時冷時熱,需求反而變得均勻。

第二個問題是技術。縫製手襪的技術要求較高,因為它是立體的(3D),而機器通常只善於縫製平面(2D)。要訓練一名手襪工人,大約需要半年時間,才能達到六七成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由於製衣的需求遠比手襪大,所以機器供應商多專注於為製衣業研發新機器,我們唯有自力更生。

第三個問題是資金周轉。我們要先買原料,並給員工發放薪資。在支出幾個月後才有收入,資金也是吃緊。

李:製作手襪因難度較高,會否毛利較好,員工收入也會高一點?

林:至少工人明白到,一旦接受了我們的技術培訓,掌握了手襪的縫製技巧,在成衣界也就所向無敵,沒有什麼可以難倒他了。我們的單價倒不一定高出許多,但手襪輕身,反觀牛仔褲就很重,較易出現工傷,縫製時的手腕負荷也較大。因此有些工人也會認為雖然手襪相對複雜,但做起來較為舒適。

潘:談了手襪業的恒常問題,眼下你們又有哪些難關需要克服?

林:首先是技術人員不足。內地現時流行創業,就算只有一萬幾千的資金也高談創業,大家都稱要追尋夢想,製造業在他們眼中不再吃香。我們很難與這種思潮抗衡。唯有依靠口碑,以及讓員工體會到在工廠也能開創未來。

另一困難來自各國元首的交鋒。最大的問題是難以預測他們的下一步走向。他們只消一句說話,便能帶來深遠影響,例如人民幣滙率會即時波動。

李:最新的關稅對你們也有影響吧。

林:是的。我們有三階段的應對之策。短期而言,針對現時10%以至明年可能開徵的25%關稅,我們已與各大買家商討,並承諾會由我們承擔一小部分的關稅。而對於他們本已預訂的款式,我們也會重新設計,減少採用高價物料,以降低零售價,確保競爭力。中期而言,我們已拍板在一個配套成熟的東南亞國家開設第二家工廠,以避過25%的關稅。客戶也很幫忙,幾乎已替我們出資建設這家工廠。

潘:你們會否把技術主管也轉移過去?

林:會的。但他們都是內地的朋友,我也不想他們失去家庭生活,所以每個月會給他們一張機票,並希望他們嘗試帶家人過去感受當地的生活。長期而言,我們甚至會在不只沒有關稅,甚至完全沒有入口稅的國家開廠,但那些都是艱苦地區,出發前還要打許多免疫針。然而為了長期作戰,也輪不到我們選擇,但我也能藉機學習不同的文化。雖然行業遇上困難,但還是有解藥的。

新增調節溫度功能

李:你怎樣看手襪業未來的商機?

林:只要有冬天,就會有光明。每逢冬天來到,大家就需要我們。又或大家做運動時,需要保護雙手,我們就能派上用場。

潘:我的確買了不少手襪。單車、行山、潛水、滑雪各有專用的手襪。

林:Larry可以做我們的代言人(笑)。隨着人們注意健康,多做運動,對手襪的需求也增加了。冬天跑步時,雙手真的會感到寒冷,需要保溫。騎單車若不戴手襪,則可能會起水泡。

李:手襪又有沒有研發什麼新的功能?

林:我們最近推出了一款發熱手襪,甚受歡迎。它還可以調校溫度,例如在雪山滑雪,最初你可以調得較暖,運動一陣子後開始出汗了,那就調低溫度,到整個人都熱起來,就可以把發熱功能關掉。

潘:你們又有沒有運用大數據等資訊科技?

林:經常應用。現時所有生產程序都有即時數據。假如零售商發現某款式的某個碼銷量特別好,希望我們盡快補貨,我們就即時查考,看看現時有多少半製成品,可以立即編製成這個款式;又或說明按照現時的工序,最快只能提供哪一款式,然後告知客戶,那便有助對方快速進行決策。

此外,我們內部也囊括了不同國家、不同性別、不同行業的尺寸數據。買家說要買男裝中碼,那到底是多大?我們要查考這個數據庫再進行生產。假如他的顧客是舉重選手,手上會有較多肌肉。如果只是上班一族,手指則會纖瘦一點。

關心員工身心健康

李:管理工廠並不容易,可否分享箇中的管理心得?

林: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行業。你希望員工的心態好,首先自己的心態要好。你亦要了解每個人都有長短處,作為管理人員,要想辦法發揮同事的長處。對於他們的短處則是可避則避,就由其他同事接管那些項目。團隊就是要能互補長短。

我們有20位中層管理人員被嘉獎為「星級員工」。他們富責任感,亦有愛心。在公司我們鼓勵互相關懷的文化,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愛護家庭,並主張就近招聘,讓員工得以共敍天倫。我們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員工暢談他或家人的健康問題。就算他羞於啟齒,也可以聽聽別人的提問。身心健康實在很重要,沒有健康以及家庭的支持,同事上班也是有心無力。

現時流行的WhatsApp或微信朋友圈,談的多是生活和健康。這是每個人都關注的,假如我們在工作上也同樣關注健康,別人就明白我們並沒有雙重標準,做人始終如一。

李:的確,有些員工覺得公司委派的任務,像是在爭逐他與家人相聚的時光。事實上假如孩子有病痛,員工在公司也會心不在焉。若能照顧員工的家庭需要,將有助提升生產力。

林:我們很用心推行各種有實際效果的措施,最怕只是流於表面。在食物方面,我們請註冊營養師與員工逐一諮詢。並且於兩年前起逢星期一,只要員工選擇素食,那一餐就是免費的。儘管其他餐也只是象徵式收3元,但我們希望鼓勵員工嘗試偶爾素食,有益健康。我們非常講究箇中營養,而且飽肚少油。很多員工都受落,但仍有幾位堅持吃葷,誤以為公司只是想減省成本。行政部同事終於忍不住給他們看看訂單費用,原來素餐來價還要高兩至三成。他們大惑不解,經同事解釋才明白公司的用心良苦。年半前起公司上下逢周一均是全素,令人自豪,現在員工甚至還提議再加一天呢。

的確,假如他們身體不適,首先就是自己受苦。內地的醫院動輒就打點滴,對自己也有傷害。若能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那總比吃藥好。我們也希望同事在工作中不忘休息,所以每周有兩天提供下午茶,吃的不是多士,而是因應時節品嘗各款糖水和涼茶。雖然國家的政策沒有這項要求,但我們打從心底裏希望能夠幫助同事。

李:Juliana的措施的確很到位。好比有些公司希望同事準時下班,五點就關燈,但假如同事真的未完成工作,他也只好重新開燈,措施就徒具形式而已。但你們提供下午茶,同事斷不會不來享用。就在那短短的時間,大家聊聊天,喝甜湯,就已是工作裏很好的調劑。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12月16日題目:智慧旅遊背後的科技與創意;嘉賓:Expedia董事總經理(亞太區主要市場)蘇嘉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