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貿戰兩敗俱傷 中美各承惡果

中美貿易戰持續了近半年,負面影響陸續顯現。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大型車企亦決定關廠裁員。本以為增加關稅只會令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但如今看來,不利因素或比預期中更大。即將在G20峰會上會面的中美兩國元首,若未能達成一個正面協議,恐怕明年的環球經濟將受到更大衝擊。

外界最初錯誤地評估貿易爭拗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場政治騷,最終才發現,包括特朗普及多名幕僚,對中國崛起的確存有戒心。所以,貿易戰不只是政治騷,更具有長遠打壓中國的目的。在認清美國的意圖後,中國的態度趨於強硬,決定全力應戰。

中美硬碰的結果是持續互相提高關稅,兩國領導人似乎均對國內經濟的承受力信心十足。不過,從近月兩國公布的政策看來,中國顯然對經濟下行已做好準備工夫。當美國仍在加息之際,中國已決定重新「放水」,並透過減稅及增加基建投資等政策推動國內市場的發展。

華製造業不濟 美企關廠裁員

只不過,不論政府有沒有準備,貿易戰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還是出現了。中國最新公布的11月製造業PMI降至50,連跌三個月,為2016年7月以來新低。新訂單指數為50.4,連跌6個月,可見自貿易戰出現後,製造業企業產品訂貨量增速便持續減慢。

另一邊廂的美國,情況似乎沒有比中國好得了多少。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近日宣布,計劃關閉4家美國工廠,並裁員1.4萬人。聯儲局的報告亦透露,過去一年來,美國中西部共有84家農場申請破產,是2014年同期的兩倍。此前高調在美國設廠的富士康,最近亦默認裁員,消息指其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家工廠將裁員155人。

兩國互相增加關稅後,對於競爭力強、替代產品不多的企業來說影響不大,只是消費者要承受全部的額外稅款。不過,對於替代性較大的產品,加稅後企業隨時迎來沒頂之災。以美國大豆為例,由於中國轉向其他國家進口大豆,最新聯邦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豆數量按年大降94%。

今年上半年,環球經濟增長勢頭向好,或許兩國政府均認為自己承受得起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在額外關稅的拖累下,中美兩國經濟增長均已出現放緩,其產生的蝴蝶效應,對環球經濟的衝擊亦持續擴大。

中美兩國元首目前正參加G20峰會,市場期望兩人在此期間的會面,可以發布關於解決貿易戰的利好消息。特朗普近期的口吻仍然強硬,表示可能會按原定計劃,在明年初把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進口關稅提高至25%。不過,美國大型企業裁員的消息頻現後,華府的態度有機會略為軟化。

眼見經濟發展已受到貿易戰拖累,互相妥協似乎是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唯一方法。縱使美國仍決意阻擋中國崛起,但相信現階段不會陷經濟增長放緩於不顧,一意孤行而落得兩敗俱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