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2日
中國出動險資及「國家隊」入市掃貨,中港股市齊漲【圖1】,果然有政策跟尾,財政部為保證今年逾萬億元人民幣地方政府專項債順利發行,正醞釀打開銀行信貸的新通道。據報道,財政部建議降低地方政府債券風險權重,最低降至零,目的是釋放更多銀行資本金,加大放貸能力,令地方政府可借更多錢搞基建。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目前地方政府債券風險權重為20%,正如日前指出,內地處處缺水,原因是商業銀行太多風險貸款,估計需要補充資本缺口達2萬億元人民幣,因此一再降低銀行抵押品、資本結構要求,這有利短期催谷經濟,對內銀的風險管控卻後患無窮。
中國財政政策正以更加積極的方式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部近期頻頻出手,包括指導商業投標利率保底等手段,護航年內逾一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早日完成發行。
不過,商業銀行持有地方債,要考慮資本金的佔用。目前地方政府債券按20%計算風險權重,相比之下,國債和享有主權信用的政策性金融債風險權重為0,若地方債也睇齊,銀行日後便可把節約下來的資本金用於增加信貸。
中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止,地方政府債存量達16.57萬億元人民幣。不過,降低風險權重的做法,顯然與去槓桿政策相違背。地方政府發債太容易,由地方主導的項目又多是重複建設、效益低下的基建,獲得融資後只會變成低質項目。早前新疆若干地方債已出現違約或技術性違約,其他違約個案也頻生。
糖衣數據潛藏大危機
中央早已不再提供剛性兌付,地方債獲得的內地評級機構信貸評級也不盡不實,若地方債也享有主權債的待遇,意味風險都推向內地銀行,這解釋了何以內銀股近月開始每況愈下。
內銀股在低市盈率、低賬面值及高息率等糖衣數據下看似吸引,實質卻是中央罔顧銀行面對的風險,處境比以往更加高危。
環球資產管理公司聯博表示,雖然政策制定者正在盡其所能鼓勵銀行支持追加貸款以重振基建項目,但市場會懷疑能否持續促進經濟增長。地方債風險權重可能下調,說明中國回到利用債務推動投資刺激增長的舊路。
聯博預計未來兩三個月會有更多類似措施出台,表明中國將大力舉債發展基建,以緩解短期的增長放緩風險。該公司認為,市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結構性改革,例如稅制改革、供給側改革,以及允許市場調節價格,提高資本配置效率。這些結構改革並不容易,在內外環境穩定時有較大機會成功,但遺憾的是,目前環境並不穩定。因此,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回歸舊有的刺激經濟模式。
港股恒指昨日升幅不多,只升154點,但個別科技股如舜宇光學(02382),以及內房、醫藥及教育股均錄得巨大升幅,反映在A股跌勢喘定後,市場風險胃納提升。
疫苗風暴 改革路受阻
醫藥股經一輪大洗倉後,隨石藥(01093)【圖2】公布理想業績而造好,但政策風險可能仍然被忽略。黑心疫苗風暴牽涉40多名官員,當中有7名省部級官員,包括前後兩任吉林省副省長金育輝、李晉修,以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書記畢井泉相繼下馬,最受市場注視的是今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前擔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的畢井泉,皆因他被喻為整治中國醫藥亂局的改革者,在失去這位舵手後,可能影響醫藥行業的改革。
中國製藥公司臨床數據造假情況有多嚴重?在畢井泉2015年空降食藥監後不久,同年7月22日發布了藥物臨床試驗自查、核查公告,截至2016年1月12日止,撤回和不通過的藥品註冊申請達1151個,佔自查核查總數的80%。這公告意味當時藥品註冊申請中,有80%涉及臨床數據造假。
畢井泉任職食藥監時金句特多,例如指造假數據就是造假藥;十幾年不生產的殭屍藥號,相當一部分愈仿愈不像的藥品,是到了清理的時候了;製藥工業粗放型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到了正本清源,回歸其高科技產業本來面目的時候了;這樣的藥,你就不怕自己家裏人吃嗎?
中國製藥業在2015年之前,被形容為沒有創新力,低劣品質的仿製藥充斥,全行業臨床資料造假,審批速度奇慢無比,藥品申請積壓如山。數年前有電視台節目SCAM CITY走訪世界各地騙案之都,難道中國就是一個SCAM CITY!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冷眼看談判 補淡倉挾升 |
上一篇: | 360選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