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4日
近期環球股市都是日升日跌,財經報道要起標題,中美貿易戰一詞幾乎就是「萬能key」,美國徵收關稅在攻,中國就以貨幣寬鬆應對。執筆之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面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後放鴿指「中美有得傾」,人民銀行隨即出招,提高遠期售滙準備金率,在岸人民幣(CNY)滙價即重返6.85之上,一小時內三招連環拳,完成閃電挾倉行動。大部分投資者目光,一直只在貿易戰之上,今次人行閃電行動,背後卻大有啟示。
相信內地財金部門已經發現,以人民幣貶值來卸除關稅壓力的想法,其實並不實際,隨着人幣逐漸逼近7算,內地走資壓力愈來愈大,最終迫使人行出手干預滙率。今次提高售滙準備金率,只是對銀行施壓間接干預滙率。一旦下次人行明確直接干預滙率,就可能重陷2016年的惡性循環,官方愈消耗外滙儲備穩住滙價,國內資金就更加擔心前景而爭相出逃,最壞情況可能會演變成外滙管制。
「國家隊」式入市終打回原形
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周期數番起落,歷屆政府亦嘗試過不少救市措施,內地投資者汲取歷史經驗,已經懂得分辨,任何「國家隊」式入市,無論是買滙還是買股,最終亦只是跌回原點,即使行寬鬆貨幣政策,亦不一定是靈丹妙藥,放水支援行業或補貼,還得看扶的是不是阿斗,以往新能源補貼就證實是失敗,再追溯近10年前的4萬億元基建計劃,最後亦只留下一大堆缺乏賺錢能力的殭屍項目,和一屁股的地方政府債務,今次人行以MLF放水之外,主要是指導銀行增加貸款給基建項目,走的仍是借錢給「國企俱樂部」的老套路。
其實內地聰明錢都很清楚,由經濟前景以至個別行業,如果好是不用救,甚至反而是壓制,內地樓市就是表表者,多年來限購限貸措施層出不窮,房價一樣照升,直到2012年三四線城市過度興建,出現大量鬼城單位,後來才有棚改貨幣化政策,內地金融環境明顯轉差,外因是貿易戰,內因卻是去槓桿近兩年的結果,尤其近期宣布停止PSL投放後,情況就急轉直下,十多年來內地經濟能反覆向上,背後相當依賴樓市上升所帶來的財富效應支持。
如今內地「唧牙膏式」救市,卻同時堅持遏抑樓價,資本市場的反應是先沽為敬,亦相當明確,對「救市不救房」的做法表示不信任。中美貿易戰談判有進展,可能會是中港股市深跌後反彈的催化劑,不過如果要市況中長期回穩,阿米覺得必然要內地對樓市重新發放寬鬆訊號,才有生機。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恐怖創新高 |
上一篇: | 納指許上不許落 蘋果升浪近尾聲 |